第6章 第一桶金
时间过得飞快,到了中午饭点。韩妮先离开了,因此,韩宇带着李栋两人一同前往“副康”饭店。
“副康”饭店四周由于处于街区,而且今天可能是遇上了赶集,路旁有不少吵杂的吆喝声,有叫卖花生米的,有叫卖肉片的,也有叫卖米酒的,不同于现代的汽车鸣笛声,和路边喇叭声,清冷且没有人气。这让李栋格外怀念。
进入“副康”饭店的里面,映入眼帘的首先是那一张张摆放整齐的桌椅,里面的陈设还是比较简易的,环境卫生看上去也比较干净。
可能是到了饭点的缘故,来这家饭店吃饭的人看起来不少,也可能是因为十里八街的地方,也就只有这一家饭店。毕竟,这个年代的很多人吃穿都是问题,哪来多余的钱去开一家饭店?
随着韩宇和李栋进入饭店,原本正在炒菜的老板娘停下了手头的事,冲着韩宇说:“韩老板,好久不见啊,快快进来里面请坐。”
韩宇熟稔地说道:“跟以前同样的桌位。”
老板娘笑魇如花地回应着:“好嘞!”
就这样,老板娘将韩宇两人领到了楼上一雅间,楼上的这房间倒是比起楼下那些,更是显得精致点,而且安静。适合老板之间谈合作。
老板娘亲自为韩宇两人倒上了半杯茶,意味着留客。并且询问韩宇:“韩老板,今日这是想吃啥?”
“跟往常一样。”
韩宇挥了挥手,示意老板娘离开,老板娘收到了指示就离开了。
李栋朝窗外看了看,不禁感叹。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惬意过了。
韩宇发觉李栋正在发呆,拿起桌上的那杯茶,抿了一口,对着李栋说:“其实我挺好奇的,你这技术,是哪个裁缝师教的?”
李栋笑而不语,随便找了个说辞搪塞过去。
这时,门外传来了一阵敲门声,韩宇一声:“进来吧。”
只见两个人便他们这边走了过来,一个长相极其瘦弱,身上穿着一看似朴素的衣服。而另一个却大腹便便,全身戴着金,妥妥一暴发户的形象。
李栋一见这两人的到来,便明白了,这是今天韩宇所提及的下单客户。
韩宇先行走上前,跟这两人寒暄:“老付,老杜。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啊。”
那个瘦弱的便是韩宇提到老付,名为付子昂。而那个肥胖的,则是杜邵。
付子昂打着圆场,直接开门见山的说了此次来到的目的。
“老韩,你让我跟老付过来,是有生意要谈哪一笔生意?”
杜邵随声附和。
韩宇神秘一笑,对着两人说:“这次让你俩来我这,是让他跟你们谈一笔生意的。”
韩宇指了指正喝着茶的李栋,付子昂跟杜邵不可思议的看着眼前这个年纪轻轻的少年。
跟他谈生意?莫非不是老韩开的一个玩笑?
瞬时有点尴尬。
打破这一尴尬的是,楼下端来菜的老板娘,老板娘将菜端了上来,看到此时尴尬的场面,也深知不是久留之地,便话也不说,就端着盘子离开了。
“老韩,你该不是耍我们两玩的吧。就这一毛头小子,怎么跟我们俩谈生意?”
杜邵拍打着桌子,站了起来,怒目圆睁地盯着韩宇。似乎是有点生气了。毕竟,杜邵这人最讨厌别人耍自己。
当然也是因为,杜邵为了韩宇这一单子,而放弃了一开始的一个大单,来到这,韩宇突然告诉他。他要合作的是一个毛头小子,这让他怎么不生气?
付子昂虽然没有出声说怎么,但也是有点不满。
正欲韩宇想开口打圆场的时候,李栋直接拿出手里的设计图,递给了杜邵跟付子昂看。
杜邵跟付子昂两人看到设计图的那一款服装,反应也像一开始韩宇看到这个设计图一样。
两人有点神色不自然地坐了下来。李栋这才开口说:“杜老板,付老板,看了这设计图,想必你俩也知道,这设计图服装做了出来,会受到多少人追捧,而且,这张设计图,价值也挺高的。”
李栋话一转:“我想跟你两人合作,我设计的衣服,你们也看到了,设计奇特,且有特别好的设计感。主要是新颖。”
杜邵和付子昂对视了一眼,相约觉得这个不错。
李栋察觉到了两人对这设计图里面的服装开始渐渐感兴趣了,便乘胜追击地继续对这个衣服加大夸词。
“这衣服上身采用红色细丝布,下身裙摆部分采用的是冰蚕丝,现在我们是处于夏季,采用冰蚕丝能让整个服装感到格外的冰凉,让更多买家感受到来源于夏季的凉爽!”
此话一出,杜邵先发制人,提出下单五万!付子昂也不甘落后,同样下单了五万!让韩宇顿时感到一阵大喜!毕竟,这十万订单是工厂三个月的产量!
李栋跟两人签好订单合约,并很快地结束了这场饭局。最后,举杯同庆,祝合作愉快。
李栋随着韩宇回到了工厂,韩宇开心地对着李栋说:“小李,这次你做的很不错。”
随后拿出钥匙,在一保险柜里面取出一万块钱。递给了李栋。
李栋接过这一万块钱,随意地放进了裤兜里面。
“对了,小李,等下还有一个客户,你要见吗?”
“行。”
李栋想起来了自己家里没钱,还要帮被别人诬陷的父亲还债一万块钱,手头这一万块钱,就仅仅只能用来还债,而自己也没有多余的启动资金。
韩宇带着李栋见了这个客户,李栋直接二话不说,吹嘘着自己的服装如何的好,客户一听,立即下单了十万!这也让厂长被爆棚的订单惊出了高血压!
就这样,李栋成功得拿着自己的两万块钱离开了这个工厂。
一个月后,李栋拿着自己的两万块钱,用了五块钱打了个车,去了当初朋友所说的银行,购买自己一直以来想购买的股票认购证。
此时的股票认购证,已经从刚开始重生后的三十块钱一本,飙升到了三百块钱一本。不过购买股票认购证的人稀稀疏疏,没人在意这玩意。
尽管三百块钱一本的认购证,让李栋很是心疼,但还是直接来了三十本。毕竟,将来还得靠它们发家致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