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招贤令
作者:二两白糖字数:2141字

第七章、招贤令

大殿之中,除了朱元璋以及徐达、李善长和蓝玉外,其他所有人都退出殿外,任何胆敢偷听着将被立即处死。

“上位,科技到底是什么?”

魏国公徐达看了下四周,朱元璋如此的小心翼翼,可见对于这科技的话题多么的敏感以及重视。

“咱说之前,先下一道死命令,出了这个大殿,你们不能向任何人提起咱今天说的话,哪怕是枕头边的婆娘还有子女都不能说,否则就是大罪,定杀不赦。”

朱元璋面色一凝,看了几个人一眼,对他们说道。

“遵旨。”

即使是鲁莽的蓝玉也能够察觉到气氛的凝重,连忙说道。

看见几人露出了严肃的表情,朱元璋这才将国运模拟系统注入在自己脑中,关于科技的理解,拿出来万分之一的信息,向几人解释起来。

虽然人类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的通过经验积累,以及观察大自然,发觉到了其中的规律,并且主动的进行改良,但是真正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却是在近代启蒙运动之后。

也使得人类开始有意识的攀登科技高峰,科学技术的革新也变得日新月异,而此时的大明原本没有人知道科技的力量以及常识,朱元璋也只能将信息中浅显易懂的地方,讲述给了大明帝国权利核心中的几个人。

“上位,你的意思是有了科技,就能打造出最厉害的军队?”

蓝玉皱着眉头,在听了朱元璋关于科技的初步解释后,不解的说道。

“那是,这科技是个好东西,有了他老百姓不会饿肚子,大明的军队就能驰骋在大漠草原之上,将那北元的余孽彻底扫荡。”

朱元璋兴奋的说道,作为农民出生的他,很清楚农民为啥起义,归根结底就是老百姓没吃的,否则那姓李的家伙,能起义?

虽然有点愤恨李自成毁了自己一手建立的大明,但朱元璋其实内心还是挺佩服他的,甚至感同身受,当年要不是元朝横征暴敛,自己父母兄弟被饿死,他也不会加入义军造反。

从这一点看,朱元璋更是对自己的后代哀其不争,而不是一味的怨恨李自成,因为他很清楚,即使自己现在按照推演灭了李自成的祖先,可时机成熟还有王自成,张自成冒出来,必须要治本而不是治标。

而外患这一点,朱元璋看的更清晰,只要有了科技发展大明的军事力量,迅速的剪除辽东女真,以及漠北的蒙古诸部,以及南方的委人,大明岂能重蹈清兵入关的覆辙?

“上位,道理我们都懂了,可这科技到底怎么发展?”

魏国公徐达听了也觉得这科技是个好东西,都是穷苦百姓出生,他当然愿意大明的百姓衣食无忧,可他们这些人大部分是农民娃,哪里懂得发展科技的道理。

想到这里,朱元璋、徐达和蓝玉都不由的将目光投向了李善长,毕竟,李善长是读书人,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时候,运筹帷幄不下于刘伯温。

“在下听了上位的话,细细体会,觉得讲的是格物,《礼记.大学》中有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宇宙之意。”

李善长捏着胡须,摇头晃脑的说道。

“这到底是啥意思?”

蓝玉一脸的茫然,其实徐达和朱元璋也没听懂,只是两人城府深没有吭声。

“李先生,大道理咱不懂,咱就问你怎么才能让天下老百姓吃饱饭,有钱花,咱大明的军队更强盛。”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不愿意再听李善长掉书袋,对他说道。

“这,只能徐徐图之。”

李善长顿了顿,脸上露出尴尬神色,要让自己运筹帷幄,还能游刃有余,可是要让天下人吃饱饭,这简直比登天还难,要知道此时天下初定,大量省份因为战乱和灾害导致荒地连绵,那里能一蹴即就。

“那就是狗臭屁,一文不值。”

朱元璋不耐烦的一摆手,心中更加的焦躁起来,明明今天听见系统说大明的科技提升了千分之一,说明大明境内绝对有人懂得科技。

“上位,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发一个招贤令,让天下间的能人异士,都可以向陛下献言献策。”

这时候,徐达沉吟了一下,拱手对朱元璋说道。

“老伙计,你这主意好,咱看可以,李先生你立即拟一道招贤令,凡是天下有本事的,别管他是什么身份,咱都可以礼贤下士。”

朱元璋听了徐达的话,立即来了精神,立即对李善长说道。

“上位,除了招贤令,还可以暗访名士,元孽在的时候,许多有贤能的人,都隐居起来,说不定他们中有能人。”

李善长想了想,也对朱元璋说道。

“咱看可以,哈这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朱元璋听了开怀大笑起来,果然同几个老伙计商量后,心情豁然开朗,一扫刚刚的阴霾之气。

不几日,一纸招贤令遍布大明各州县。

这挂在城门口处的招贤令,使得许多百姓和士子们都人头涌动的观看,上面不但说朝廷招贤纳士,只要觉得有一技之长,或者良言的人,都可以前往报名。

瞬间,大明境内的百姓士子们都沸腾起来,人人都觉得自己怀有大才,抢夺招贤令涌入各府县的衙门,请求面圣的机会。

因为地方官们都得到了消息,朱元璋对于这一次的招贤十分的重视,因此他们都不敢怠慢,将这些口若悬河,又或者拿着稀奇古怪玩意的人,好吃好喝供着,然后用牛车运往南京。

这些络绎不绝涌入南京的人,一时间将整个金陵城弄得沸沸扬扬,所有人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你今天招了吗?

而朱元璋也不辞劳苦,专门开辟出一块偏殿,用来接见这些前来应招的人,可是一连见了一两百人,却发现不是口若悬河夸夸其谈者,就是那些稀奇古怪玩意企图蒙混的,还有一些专门炼丹的方士,以为皇帝要炼丹,特意献上丹药的。

“气死咱了,一个顶用的都没有。”

朱元璋气的坐在龙椅上,手扶着额头,脑海中的系统一点动静都没有。

可就在此时,一人犹犹豫豫的带一长状东西,跟随着一批人踏入殿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