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退出长城,保尔全尸
作者:岁月尘封字数:2096字

第二章 退出长城,保尔全尸

随着太监的话音落下,自大殿外,走进了一个游牧民族打扮的中年男子,腰间还配着一把弯刀,脸上的神色看起来很是飞扬的样子。

朱祁钰看见这一幕,眉头顿时一皱,上殿带刀,这是大不敬!

“瓦剌使者见过大明太后。”

走进殿内,瓦剌使者看都没看朱祁钰,而是将目光放在大明太后的身上。

显然,瓦剌部也早打听明白北京城中的朝堂局势,否则也不会做出这种架势。

“说出你的来意,瓦剌人。”

珠帘后,太后的声音传出,无数人的目光都在此刻集中到瓦剌使者的身上。

“此次前来是为了你们大明皇帝而来,如果想要赎回你们的皇帝,我们也先首领说了,要黄金,白银各十万两,十车金银珠宝,还要九龙蟒龙锦袍五百匹!”

瓦剌使者直接是将条件摆出,顿时整个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陷入到愤怒中。

前面的条件,他们都还可以接受,但最后一个九龙蟒龙锦袍五百匹,无疑是在羞辱整个大明。

因为,那是天子的御.用之物!

“你们是想死吗?”

即使是坐在四方椅上的朱祁钰,也按捺不住,冷眼看着下方的瓦剌使者。

大殿两旁的锦衣卫,在此刻也是站前两步,似乎只要朱祁钰一声令下,就会立刻出手斩杀瓦剌使者的样子。

瓦剌使者看见朱祁钰的张口,脸色有了几分变化,目光也是看向大明太后。

在他看来,这所谓的郕王,不应该只是一个傀儡吗?

怎么还能开口?或者说是他们的情报来源出了问题?

珠帘后,太后也知趣没有出声。

这是在朝堂上,衮衮诸公面前,即使她想保护自己的儿子,也不能展现的太过明显。

“你们大明的皇帝,现在还在我们的手上,另外,大明皇帝还拟了一封圣旨给你们!”

一边说着,瓦剌使者一边拿出一封羊皮卷写下的圣旨,假模假样的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诸公退出京城,后守江南,待朕回朝!”

圣旨的内容很短,但其中的话语却令人心头起怒。

朱祁镇,居然想让他们放弃国都,退守江南,学那大宋割地求生,与瓦剌平分天下?

“希望,大明太后可以执行这圣旨中的内容,要不然等我们瓦剌入关,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瓦剌使者满脸得意,将手中的圣旨丢在殿前,嚣张的气焰展现的是淋漓尽致。

“好一个瓦剌,好一个退出京城,后守江南。”

朱祁钰再也忍不住,闭目深呼吸了一口气,随后猛地站起身来:“假传圣旨,这种事情也就你们瓦剌能做得出来。”

虽处在愤怒中,可朱祁钰也还有理智,在第一时间否定了这一封圣旨的法理性。

避免引起文武百官的恐慌情绪,那样对于接下来的决战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

“区区草原蛮族,也想和大明平分江山,还等尔等入关?”

“你们瓦剌是不是认为我大明的刀不利,火袍不盛了?”

朱祁钰声调逐渐变高,整个人也变得极具威严起来,随后再度开口:“让也先来吧,让你们瓦剌人来吧,我会用红衣大炮,战刀快马告诉你们,退出长城,保尔全尸!”

一番言语下来,整个大殿中寂静无声,甚至就连瓦剌使者都被吓得退了两三步。

没有人想到,朱祁钰的态度会如此强硬,一向被所有人认为是傀儡的监国,在面对瓦剌人的时候,会有如此强硬的态度。

“你……你!”

瓦剌使者被震撼到说不出话,只能将目光看向珠帘后的大明太后,他清楚被抓着的皇帝是她的儿子。

“送瓦剌使者离京,告诉也先,退出长城,保尔全尸!”

珠帘后,太后迟疑一会,最终还是顺着朱祁钰的话说了下去。

这番话说出来后,朱祁钰不管从法统或是人情都已经占据着大义。

如果有人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反对朱祁钰,那一顶叛国的帽子是绝对逃不脱的。

“希望你们不要后悔!”

瓦剌使者面对这种情况,只能愤狠的丢下一句狠话,然后转身离去。

“还有事吗,一次性全都说出来吧,不要藏着掖着了!”

喝退瓦剌使者后,朱祁钰看着一群欲言又止的朝臣,再度开口说道。

“臣徐有贞,有事启奏!”

下方,一个名为徐有贞的御史出列,随后硬着头皮说道:“臣觉得弃守京城,退守江南不无道理。”

“是吗?”

听见这话,朱祁钰顿时是被气笑,没想到还有人敢出来提议退守江南。

“还有谁附议退守江南?”

朱祁钰没有急着表态,而是再度询问。

随着朱祁钰话语落下,零星的几个御史都站了出来,表明附议退守江南之举。

“兵部于谦有本启!”

在这时,角落处,一个名为于谦的中年男子站了出来。

“当下局势极危,理应诏天下兵马勤王,京师为国之重地,不可善动!”

“臣认为,徐有贞等人是想让我大明朝重蹈大宋之情,理应当斩!”

于谦中气十足的声音,回响在大殿中。

就连坐在高位上的太后,也是忍不住将目光放在了于谦的身上,朱祁钰更是深深的看了于谦两眼。

对于这一位兵部侍郎于谦,朱祁钰有着极深的理解,在历史上北京保卫战也是在于谦的带领下才打赢的。

同时也留下了那一句话:“天底下没有议和的兵部!”

“于谦,你…”

徐有贞显然是没有想到,于谦会当众说出这些话,脸上的神色也顿时一变。

“再提南迁者,杀无赦!”

朱祁钰却不想在这个时候妄开杀戒,只能是草草的丢下一句话,随后便是宣布结束这一次朝会。

朝会更多的只是宣布一些东西,更深层次的布置,是要在后续的廷议中再去进行商讨。

更重要的是,朱祁钰明白在朝会上,他手中所能够握有的权力很少。

大多数的文武百官都是跟随着文官之首,武官之首,太监这一派则是紧紧跟随太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