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董卓!李儒!
作者:江山美人字数:2125字

第二章 董卓!李儒!

董卓深知一旦自己此刻退缩,那他将再无出头之日,只能咬咬牙,狠厉道:“陛下真当臣之宝剑,不够锋利么?”

随着他话音落下,大殿之中那些充当侍卫的西凉军士纷纷持刃向前,面色不善地看向龙榻之前的幼年皇帝。

刘辩冷笑一声:“你们这些狗奴才倒是有几分勇气,但想弑君?你们可曾想过,如今我大汉风雨飘摇之际,你们一旦向我拔剑,后果是什么?”

刘辩面无惧色,面对层层利刃,轻蔑道:“弑君者,天下共击之!上至九天,下到黄泉,这天下再无尔等容身之所!”

几十手持利刃的西凉军士面对暴怒的刘辩,听着他的诛心之语,心中退缩了。

这位少帝哪里是离魂了,分明就是被高祖附体了吧!

董卓扫了一眼西凉军士们,眼神中闪过几分失望,强撑着说道:“陛下,臣从未有过弑君的心思,若臣有此心思,昨日在北邙山,臣早就动手了!”

“只是陛下口口声声说臣是奸佞,却枉顾臣昨日冒死救援之情,属实是……让臣寒心了!臣斗胆说一句,陛下望之不似人主,今日,臣请陛下禅位于陈留王!”

刘辩勃然大怒!

他董卓竟敢提前逼朕退位!

而董卓则是后退了一步,面色森然:

“左右,还不去保卫陛下?”

西凉军士们也终于看到了希望,立刻回复道:“谨遵董公之命!”

“皇帝看不惯我西凉人,为西凉今后计,今日当为董公赴死!”

“狗贼!”刘辩气急,这董卓老狗时机抓得太好了!

哪怕他今日表现已不同以往,然而毕竟才初露锋芒,朝臣们的思想尚未扭转过来。

加之,昨日宫变,原身在北邙山上的那些表现的确被刘协比了下去,这就导致在这大汉风雨飘摇之际,比起他刘辩,某些朝臣对刘协的期待更大。

若非如此,历史上董卓也不可能顶着所有朝臣世家的反对,强行废立。

“还好老子有系统!”哪怕局面逆风,但刘辩心中却不慌。

面对几名包抄过来的西凉军士,刘辩直接拔剑道:“全部给朕退下!否则别怪朕取你们的狗命!”

而直到此时,群臣之中的那些保王党似乎才终于清醒过来,司徒王允双眼赤红,高声大呼道:

“护驾!”

奈何王允年老力衰,还未上前便被一众军士挤出了战圈。

另一位救驾功臣,大汉柱石卢植则是早被重点盯防,被几个西凉军士手持长戈封锁在大殿角落。

刘辩,孤立无援!

董卓心中大定,微微侧目,看了一眼大殿中闭目不语的袁隗,见其并未反对自己,心中大定,疾呼道:

“少帝失心疯了!左右将其制住即可,万不可伤到少帝!”

“是!”

董卓发令,西凉军上前的几人心中顿时有了底气,再次向刘辩的方位逼近包抄。

“朕给过尔等机会了,但看来尔等并不打算领情啊!”

刘辩怒极反笑,骤然拔剑。

一道迅如雷、急如电的剑光猛地在几人面前闪过!

刹那华彩之后,几人的动作同时定格!

寒芒过处,刀兵俱碎。

七八位图谋挟持刘辩的西凉军士在瞬间被一剑封喉,脸上甚至都来不及变幻表情,便殁于剑下。

“什么?!”董卓的目光如同见鬼一般,死死盯着刘辩。

惊骇之余,还有几分劫后余生的庆幸。

这一剑,若是刚刚刘辩用来杀他,恐怕他此时已经成了一具尸体了吧?

想到此处,董卓连退几步,望向刘辩的目光有些闪烁。

但也没有很慌。

如今整个洛阳都在他西凉军的控制之下,真要撕破脸……他董某人也无惧!

而此时王允终于趁着西凉军愣神的功夫,冲到了刘辩身前,他对董卓怒目而视,厉声呵斥道:“董贼,你胆敢弑君!?”

然而董卓心中早已经是豁出去了,面对王允的诘问非但不害怕,反而哈哈大笑了起来,摇头道:

“弑君?这么大的罪名,卓自认承受不起!”

同时,大殿内另一人突然出列,朗声说道:“臣以为,董公万万没有弑君的意思,董公只是在为西凉军士有功无赏据理力争罢了!陛下,国之法度,当赏罚分明,董公昨日救驾有功,为何陛下非但不感激,反而认定董公为奸佞?这未免有些太让我等忠臣寒心了啊!”

“李儒。”刘辩看向说话之人,心中暗自戒备。

此人为西凉军之智囊,果然不可小觑。

一句话,就推翻了刘辩针对董卓的前提——忠奸问题上!

毕竟现在,只有他这个穿越者才知道董卓乱政的事情,而在当下这些事情并未发生,甚至连废立都可以推诿成董贼受了委屈之后的激愤之举……

抛开那些尚未发生的事情谈现状的话,李儒说得没错。

董卓昨日救驾有功!

刘辩深吸了一口气,暗暗将心中的杀意收敛。

他原本的打算是今日强行将董卓老贼击杀于殿上,省的夜长梦多。

但李儒的出现让他意识到,自己在大义上的确有所欠缺!

而冷静下来之后,他更是意识到一旦董卓身死,也许四分五裂的西凉军反而会带来更大的混乱……

至此,刘辩深深地看了李儒一眼,悠然问道:

“依你之言,董将军有功无过,是朕错了?”

李儒心中凛然,摇头道:“非也,臣的意思是,今日董公并非要针对陛下,只是有功无赏之下,从军之人难免脾气急躁了些,但这绝非董公本意。”

李儒三句话不离有功无赏,对董卓之前的跋扈却只字不提。

刘辩心知肚明,但却没有急着反驳,反而悠然一笑,问道:“李卿好口才,只是朕想问一句,昨日李卿也在军中,应当知晓——将朕从阉宦手中救出的,是董卿否?”

李儒面色一滞:“这……”

他还想说什么,刘辩却已经打断了他:“昨日救驾者乃是河南中部掾闵贡,董卿并非救驾,而是接驾……若董卿以此功位列三公,敢问闵贡该如何封赏?”

说罢,刘辩再次深深地看了李儒一眼。

史书记载,毒杀刘辩者,李儒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