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操守与品牌形象(下 )
作者:张苏君字数:3413字

职业操守与品牌形象(下 )

——李师师:智慧的女子最动人

北宋王朝是我国五千年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宋徽宗无疑是最具艺术气质的皇帝,书法方面自创“瘦金体”、花鸟画自成“院体”。数位宰辅相得益彰,蔡京的书法、高俅的足球绝对是顶尖艺术团的阵容。

歌舞升平的盛世,参差十万人家的繁华,成为一代花魁,风华绝代是远远不够的。要仪态万方、进退有度,要内外兼修、勤奋付出。每天工作八小时,当专家都费劲,何况是倾城倾国的“明星”?

在这个竞争激烈、才人代出的行业,李师师做到了。除了专业技能、硬件条件,还有专注的职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让她脱颖而出,笑傲群芳。

一、有风范

京城,李师师。金字招牌。

转过御街,见两行都是烟月牌,来到中间,见一家外悬青布幕,里挂斑竹帘,两边尽是碧纱,外挂两面牌,牌上各有五个字,写道:歌舞神仙女,风流花月魁。

宋江问茶博士,何家名角? 茶博士自豪作答:“东京首席名妓,李师师。”宋江对此早有耳闻,宋徽宗与民同乐,不遮掩,不避嫌,坦诚的大宋人民都知道,但人人又都是很神秘的样子。

宋江道:“莫不是和今上打得热的?”茶博士道:“不可高声,耳目觉近。”

名气如此之大,天子如此宠爱。换成别人,早就张狂得不知所以了。知县相好白秀英,在郓城县就眼高于顶、目中无人。按此逻辑,天下所有男人难入李师师的法眼。

恰恰相反。李师师很谦虚,依然立足平凡岗位,为大宋子民提供着优质服务。绝不因徽宗的雨露之恩而忘却职业精神。燕青化名张闲,陪同宋江第一次拜访这里,便感受到了春风化雨般的温暖。

宋江等人一进包厢,李师师仪态万方,敛手向前,嘘寒问暖,这种久经大场面的风范是模仿不来的。

李师师敛手向前动问起居道:“适间张闲多谈大雅,今辱左顾,绮阁生光。”宋江答道:“山僻村野,孤陋寡闻,得睹花容,生平幸甚。”

坐定之后,小厮捧茶(态度何其尊崇)。李师师亲手与宋江、柴进、燕青换盏(重点是亲手),这盏茶自然是满口留香,韵味无限。及至天子突然驾临,需要正式接待,李师师仍不忘致歉。

李师师道:“其实不敢相留,来日驾幸上清宫,必然不来,却请诸位到此,少叙三杯。以洗泥尘。”

第二次见面,燕青先行送黄金百两。待三人入内,李师师拜谢道:“员外识荆之初,何故以厚礼见赐,却之不恭,受之太过。”然后相邀至贵宾间,一个小小阁里,小厮侍婢捧出珍异果子、稀奇酒水、甘美肴馔。

李师师执盏向前拜道:“夙世有缘,今夕相遇二君,草草杯盘,以奉长者。”

待人接物,如沐春风!

二、有内涵

作为京城独领风骚的人物,李师师的小圈子称得上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微信圈的名人互动频频,佳作不断。

有风流才子张先,临老伤春“云破月来花弄影”;有婉约派大师晏几道,意犹未尽“佳人别后音尘悄,瘦尽难拼”;有大文豪秦观,清新妩媚“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有词中老杜周邦彦的《少年游》刷屏……

据说,宋徽宗生病,周大师幽会李师师。正耳鬓厮磨之际,忽报圣驾前来,天子何其敬业。周邦彦无处藏身,只好匆忙躲到床下。宋徽宗与师师品江南新橙,边吃边调情,因龙体欠安,便未留宿。

徽宗走后,周邦彦灵感创作:“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贵宾包厢的宋江把酒言欢,享受着帝王级的待遇。一想到李师师的身份,更觉满屋春色,心情大好。酒喝高了,挽起袖子,踩着凳子,吆三喝四。柴进难为情,笑着对李师师说:“表哥喝多了,您别见笑。”李师师回答得巧妙体贴,堪称经典:“各人禀性何伤!”李逵进入包厢,一脸愤然。

李逵圆睁怪眼,直瞅他三个。李师师便问道:“这汉是谁?恰像土地庙里对判官立地的小鬼。”众人都笑。李逵不省得他说。宋江答道:“这个是家生的孩儿小李。”李师师笑道:“我倒不打紧,辱没了太白学士。”

好有才情的女子。轻轻一句话,就把杀人放火的李逵、色绝天下的李师师、才动古今的李太白三位本家相提并论,反差明显。调侃中有自谦,幽默中见内涵,且酒、色、气兼备。非才华无双,难有此挥洒自如之举。

知书达礼,聪慧体贴!

三、有情调

《水浒传》鸿篇巨制,浓处泼墨如水,淡处惜墨如金。招安环节无疑属于后者。尽管如此,仍能透过些许文字,看到李师师的风情无限。

她同徽宗皇帝的关系亲密无间。京师茶博士,梁山宋头领,谈及此事相视一笑,地球人都知道。然李师师于外人面前,没有轻浮与随意,仍态度恭敬,仪容端庄。相携入房,按领导旨意,方才更换其他制服。

李师师冠梳插带,整肃衣裳,前来接驾。拜舞起居,寒温已了,天子命去其整妆衣服,“相待寡人” 。李师师承旨,去其服色,迎驾入房。

鼓励是男人的必需品。生物链顶端的男人亦不例外。强势伟大的君王需要,碌碌无为的帝王更需要,以补先天不足。李师师深谙此道,她不着痕迹的激励让徽宗如遇知音,找到了一代明君的感觉,尽管这只是错觉。

李师师奏道:“陛下虽然圣明,身居九重,却被奸臣闭塞贤路,如之奈何?”天子嗟叹不已。约有更深,燕青拿了赦书,叩头安置,自去歇息。

李师师见了燕青这等人物,有心看上他。别人能撩妹,姐就来撩弟吧。称呼上由直呼其名变成了内涵丰富的哥哥。

先是以切磋乐艺入手,艺术范儿十足。李师师道:“久闻得哥哥诸般乐艺,酒边闲听,愿闻也好。”便唤丫鬟取箫来,二人相互吹箫,以艺会友。李师师听了,不住声喝彩说道:“哥哥原来恁地吹得好箫!”

意犹未尽,李师师取过阮来(《鹿鼎记》中,陈圆圆见韦小宝时,也用过此道具)。拨个小小的曲儿,教燕青听,果然是玉佩齐鸣,黄莺对啭,余韵悠扬。燕青拜谢道:“小人也唱个曲儿,服侍娘子。”从个人独奏到琴瑟共鸣。

小小包厢,几番热身,春色无边。李师师以看哥哥文身

为名,三回五次,定要讨看。燕青只的脱膊下来,李师师看了,十分大喜,把尖尖玉手,便摸他身上。燕青慌忙穿了衣裳。

从相互献艺到二人合奏,从赤膊相见再到肌肤相亲。没有直奔主题的迫切,只有情意暧昧的浓郁。幸亏浪子燕青久经沙场,收放自如,紧急刹车,结拜为姐姐。换作他人,早已折戟沉沙三五遭,磨洗亦难认前朝。

欲说还休,风情无限!

四、有智慧

李师师很有智慧。明明有当花瓶的资本,却偏偏靠才华生活。

宋江会晤李师师,仅仅两面。第一次,热茶都没喝完,道君就来点钟。第二次聊得热烈,道君又来,遂发生了杨太尉被殴事件,梁山头条热烈报道:在宋公明哥哥的正确领导下,元夜李逵闹东京,品牌活动圆满成功,引起市场强烈反响。

官府调查此事,李师师只推不知,可见政治成熟。但李师师内心跟明镜似的。等到燕青前来拜会,李师师直接戳穿此前谎言。

李师师道:“你休瞒我,你当初说道是张闲,那两个是山东客人。临期闹了一场,不是我巧言奏过官家,别的人时,却不满门遭祸!……今喜汝来,且释我心中之疑,你不要隐瞒,实对我说知。若不明言,绝无干休!”

于 是, 燕 青 从 三 人 身 份、 缘 何 至 此、 所 为 何 事,一五一十,娓娓道来。言语谦卑,盼能向天子美言,“娘子是梁山泊数万人之恩主也”,态度诚恳,金珠宝贝陈列于桌上。李师师非常人见识,称宋江等人为义士。

李师师道:“休恁地说!你这一班义士,久闻大名,只是奈缘中间无有好人与汝们众位作成,因此上屈沉水泊。”

当晚,有人禀报,天子将再次驾临。可见道君热衷艺术,兼且龙马精神。燕青听得此信,立即请李师师帮忙,行个方便,引荐拜见圣上。姐姐倒也通情达理,全部应下,并鼓励燕小弟:用些本事,拿下你姐夫。

燕青面君,天子金口玉言,恩准“赦卿无罪”。燕青细想:没有书面赦书,终归是口说无凭。自己说又不妥,于是,他使个眼色,李师师心领神会,全力帮衬。

燕青以目送情与李师师。李师师撒娇撒痴,奏天子道:“我只要陛下亲书一道赦书,赦免我兄弟,他才放心。”天子云:“又无御宝在此,如何写得?”李师师又奏道:“陛下亲书御笔,便强似玉宝天符……”天子被逼不过,只得命取纸笔。

见识过人,玉成大事!

至此,梁山招安大策终得成功。李师师以她的关系(有能力)、见识(有意愿)、才情(有方法),三者缺一不可,完成了临门一脚。数万官兵鲜血难抵红颜一笑。

阎婆惜、白秀英、李师师三人的事例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归纳起来,大体有两点:

一是要努力。做任何行当都要有工匠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否则,连做小都做不好。

二是别抱怨。只有不好的企业,没有不好的行业。行行出状元,任何领域都能成大事,立大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