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
谢灵运,陈郡阳夏人。祖玄,父瑍。灵运博览群书,文章之美,与颜延之为江左第一。纵横俊发,过于延之,深密则不如。袭封康乐公。性豪侈,车服鲜丽,衣物多改旧形制,世共宗之。宋受命,降公爵为侯。灵运多愆礼度,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惋。庐陵王义真少好文籍,与灵运情款异常。少帝即位,权在大臣。灵运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司徒徐羡之等患之,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理人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在郡一周,称疾去职。灵运父、祖并葬始宁县,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会稽,修营旧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与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放荡为娱,有终焉之志。每有一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名动京师。寻迁侍中。灵运诗书皆兼独绝。每文竟,手自写之,文帝称为二宝。既自以名辈应参时政,至是唯以文义见接,意既不平,多称病不朝直。穿池植援,种竹树果,驱课公役,无复期度。出郭游行,或一百六七十里,经旬不归。既无表闻,又不请急。上不欲伤大臣,讽旨令自解。灵运表陈疾,赐假东归。将行,上书劝伐河北。而游娱宴集,以夜续昼。复为御史中丞傅隆奏免官。既东,与族弟惠连、东海何长瑜、颖川荀雍、泰山羊璿之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灵运因祖父之资,生业甚厚,奴僮既众,义故门生数百。凿山浚湖,功役无已。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数十重,莫不备尽。登蹑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临海太守王琇惊骇,谓为山贼,徐知是灵运,乃安。在会稽亦多从众,惊动县邑。太守孟顗事佛精恳,而为灵运所轻。又与王弘之诸人出千秋亭饮酒,倮身大呼。顗深不堪,遣信相闻。灵运大怒曰:身自大呼,何关痴人事!会稽东郭有回踵湖,灵运求决以为田。顗坚执不与。又求始宁岯崲湖为田,顗又固执。因灵运横恣,表其异志,发兵自防,露板上言。灵运驰赴阙上表,自称本末。文帝知其见诬,不罪也。不欲复使东归,以为临川内史,在郡游放,不异永嘉,为有司所纠。司徒遣使随州从事郑望生收灵运。灵运兴兵叛逸,遂有逆志。追讨禽之,送廷尉,廷尉论正斩刑。上爱其才,欲免官而已。彭城王义康坚执,谓不宜恕。诏以谢玄勋参微管,宜宥及后嗣,降死,徙广州。后诏于广州弃市,年四十九。(节《宋书》卷六十七及《南史》卷十九本传)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 〔1〕
述职期阑暑 〔2〕 ,理棹变金素。秋岸澄夕阴,火旻团朝露 〔3〕 。辛苦谁为情 〔4〕 ,游子值颓暮 〔5〕 。爱似庄念昔,久敬曾存故 〔6〕 。如何怀土心,持此谢远度 〔7〕 。李牧愧长袖,郤克惭躧步 〔8〕 。良时不见遗,丑状不成恶 〔9〕 。曰余亦支离 〔10〕 ,依方早有慕 〔11〕 。生幸休明世,亲蒙英达顾 〔12〕 。空班赵氏璧 〔13〕 ,徒乖魏王瓠 〔14〕 。从来渐二纪,始得傍归路。将穷山海迹,永绝赏心悟 〔15〕 。
〔1〕 永初三年五月,宋武帝崩。少帝即位,出灵运为永嘉郡守。
〔2〕 张协《杂诗》:述职投边城。
〔3〕 火,大火心星。《尔雅》:秋为旻天。
〔4〕 陆机《赴洛诗》:辛苦谁为心?
〔5〕 李善注:游子多悲,触物增恋。
〔6〕 《庄子·徐无鬼》:不闻夫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去国旬月,见所尝见于国中者喜;及期年也,见似人者而喜矣。《韩诗外传》:子夏过曾子,曾子曰:入食。子夏曰;不为公费乎?曾子曰:君子有三费,饮食不在其中。子夏曰:敢问三费?曾子曰:少而学,长而忘之,一费也。事君有功,而轻负之,二费也。久交友而中绝之,此三费也。
〔7〕 《楚辞》:远度世以忘归。《思玄赋》:愿得远度以自娱。
〔8〕 言手足有疾,故或愧或惭也。《战国策》武安君李牧至,赵王使韩苍数之曰:将军战胜,王觞将军。将军为寿于前,捭匕首,当死。武安君曰:身大臂短,不能及地。故使工人为木杖以接手上。若弗信,请视之。《左传》宣公十七年:晋侯使郤克征会于齐。齐顷公帷妇人,使观之。郤子登,妇人笑于房。杜注:跛而登阶,故笑之。躧,无跟之履,曳履而行。
〔9〕 《左传》:鬷薎恶。杜注:恶,貌丑也。
〔10〕 支离:形体不全者也。《庄子》:支离疏者,颐隐于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
〔11〕 方,常也。《郊祀歌》:天地并况,惟予有幕。
〔12〕 英达,谓庐陵王。
〔13〕 班,次也。
〔14〕 《庄子》: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15〕 悟或作晤,对也。
过始宁墅
束发怀耿介 〔1〕 ,逐物遂推迁 〔2〕 。违志似如昨,二纪及兹年。溜磷谢清旷 〔3〕 ,疲荥惭贞坚 〔4〕 。拙疾相倚薄,还得静者便。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山行穷登顿,水涉尽洄沿 〔5〕 。岩峭岭稠叠,洲萦渚连绵。白云抱幽石,绿筿媚清涟。葺宇临回江,筑观基曾巅。挥手告乡曲 〔6〕 ,三载期归旋。且为树枌槚 〔7〕 ,无令孤愿言。
〔1〕 《楚辞》: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教。
〔2〕 《庄子》:惠施之才,逐万物而不反。《尚书》:惟民生厚,因物有迁。
〔3〕 《论语》:子曰,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
〔4〕 荥,极貌。
〔5〕 逆流而上曰溯洄。顺流而下曰沿。
〔6〕 刘越石《扶风歌》:挥手长相谢。
〔7〕 《左传》:初,季孙为己树六槚于蒲圃东门之外。杜预注:槚,欲自为榇也。
七里濑 〔1〕
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 〔2〕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3〕 。石浅水潺湲 〔4〕 ,日落山照曜 〔5〕 。荒林纷沃若 〔6〕 ,哀禽相叫啸 〔7〕 。遭物悼迁斥 〔8〕 ,存期得要妙 〔9〕 。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 〔10〕 。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 〔11〕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12〕 。
〔1〕 《甘州记》:桐庐县有七里濑,濑下数里至严陵濑。在富春钓台之西。
〔2〕 《尔雅》:展,适也。郭璞曰:得自申展。皆适意。
〔3〕 奔与崩通,落也。本集《入彭蠡湖口》:圻岸屡崩奔。
〔4〕 《楚辞》:观流水兮潺湲。注:水流貌。
〔5〕 《诗》:日出有曜。
〔6〕 沃,柔也。《诗》: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7〕 《海赋》:更相叫啸,诡色殊音。
〔8〕 《广雅》:斥,推也。
〔9〕 《老子》曰:湛兮似或存。王弼:和光而不污其体,同尘而不渝其真,不亦湛兮,似或存兮。《庄子》:此之谓要妙也。
〔10〕 屑,顾也。
〔11〕 《庄子》: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以北,莫不餍若鱼者。鱼喻道,以道养人。
〔12〕 郭象《庄子》注:人性有变,古今不同。《乐·稽耀嘉》曰,圣人虽生异世,其心意同如一也。调,犹运也,谓音声之和也。
陈诈明云:荒林荒字,哀禽哀字,觉触目无非悲楚。沃若有色,叫啸有声,加纷字则稠叠千林也,加相字则啁哳万族也。尝读《上林赋》,见其中林木鸟兽森森聒聒,纷
飞舞,叹为化工。此二句能得之。
登池上楼 〔1〕
潜虬媚幽姿 〔2〕 ,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 〔4〕 ,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痾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5〕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嶔 〔6〕 。初景革绪风 〔7〕 ,新阳改故阴 〔8〕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 〔9〕 ,萋萋感楚吟 〔10〕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11〕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12〕 。
〔1〕 《太平寰宇记》:谢公池在温州西北三里,积谷山东。
〔2〕 《易·乾》:潜龙勿用。
〔3〕 《谷梁传》孔子曰:听远音者,闻其疾而不闻其舒。《文选》李善注:蚪以深潜而保真,鸿以高飞而远害。
〔4〕 王逸《楚辞注》:泊,止也。薄与泊同。
〔5〕 《水经注》:江水烟褰而霁。开即启。
〔6〕 岖嶔,山高也。
〔7〕 《楚辞》:款秋冬之绪风。王逸注:绪,余也。
〔8〕 《神农本草》: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9〕 《诗·豳风》: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10〕 《招隐》: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11〕 《礼记·檀弓》:子夏曰: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谷梁传》: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12〕 《庄子》:罔两问影曰: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持操欤?《易·乾·文言》:遁世无闷。不见世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游南亭 〔1〕
时竟夕澄霁 〔2〕 ,云归日西驰。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 〔3〕 。久痗昏垫苦 〔4〕 ,旅馆眺郊歧。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池 〔5〕 。未厌青春好,已睹朱明移 〔6〕 。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 〔7〕 。药饵情所止 〔8〕 ,衰疾忽在斯。逝将候秋水,息景偃旧崖 〔9〕 。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 〔10〕 。
〔1〕 《太平寰宇记》:南亭,去温州一里。
〔2〕 时竟,季春月。
〔3〕 张载《岁夕诗》:白日随天回,皦皦员如规。
〔4〕 痗,病也。《尚书》:洪水滔天,下民昏垫。孔安国曰:言天下民昏瞀垫溺,皆困水灾也。
〔5〕 《楚辞·招魂》:皋兰被径兮斯路渐。又:芙蓉始发,杂芰荷些。
〔6〕 《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尔雅》:夏为朱明。
〔7〕 《楚辞》:居戚戚而不解。左思《白发赋》:星星白发,生于鬓垂。
〔8〕 姚鼐曰:药饵当作乐饵,用《老子》乐与饵,过客止语,指官禄世味。
〔9〕 《诗》:逝将去汝。《庄子》:罔两问影曰: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影曰:火与日,吾屯也。阴与夜,吾代也。
〔10〕 方虚谷谓赏心句指惠连、羊璿、何敬瑜之流。亮,信也。
游赤石进帆海 〔1〕
首夏犹清和 〔2〕 ,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3〕 。周览倦瀛壖 〔4〕 ,况乃陵穷发 〔5〕 。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 〔6〕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7〕 。溟涨无端倪 〔8〕 ,虚舟有超越。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 〔9〕 。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请附任公言,终然谢夭伐 〔10〕 。
〔1〕 灵运《游名山志》:永宁、安固二县中路东南便是赤石,又枕海。宋郑缉之《永嘉郡记》:帆游山,地昔为海,多过舟,故山以帆名。孙仲容曰:山在瑞安县北四十五里。或解扬帆泛海。
〔2〕 张衡《归田赋》:仲春令月,时和气清。语当本此。此句至今以为名言。
〔3〕 阴霞,犹言晦明。
〔4〕 壖,岸边地。
〔5〕 陵,躐也。《娄地记》:浪山,海中南极之观岭。穷发之人,举帆扬越,以为标的。《庄子》: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6〕 《洛神赋》:川后静波。《楚辞》:使江水兮安流。《山海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水伯也。
〔7〕 扬帆、挂席,其义一也。古诗尚未大巧,不嫌异辞同义。《海赋》:维长绢,挂帆席。石华,《临海志》曰:石华附石,肉可啖。又曰:海月,大如镜,白色。今瑞安人名石华为龟足,俗谓之观音足。
〔8〕 《后汉书》:陈茂常度涨海。《庄子》:孔子曰:反复终始,不知端倪。
〔9〕 《史记》:齐田单攻聊城不下。鲁连乃为书遗燕将。燕将见鲁连书,乃自杀。田单遂屠聊城。归而言鲁连,欲爵之。仲连逃隐于海上。《吕氏春秋》:中山公子牟谓詹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魏阙之下,奈何!
〔10〕 《庄子》:孔子围于陈。太公任往吊之曰:直木先伐,甘泉先竭。子其意者饰志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若揭日月而行,故不免也。孔子曰:善。乃逃大泽之中。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鸟兽不恶,而况人乎?
刘坦之曰:其言鲁连、魏牟之在海上者,一则恋阙矜名而于道为不足,一则任其自适而于物无所系。二者之趋,已判然可识;更请益以太公任之言,则终始谢去夭伐而全吾生矣。
登江中孤屿 〔1〕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趋正绝 〔2〕 ,孤屿媚中川 〔3〕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4〕 。想象昆山姿 〔5〕 ,缅邈区中缘 〔6〕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7〕 。
〔1〕 孤屿,即孤屿山,在温州南四里,永嘉江中,有二峰。
〔2〕 《尔雅》:水正绝流曰乱。
〔3〕 刘渊林《吴都赋》注:屿,海中洲,上有山石。
〔4〕 《说文》:真,仙人变形也。
〔5〕 《楚辞》:思旧故而想象。
〔6〕 司马相如《大人赋》:迫区中之隘狭。
〔7〕 《列仙传》:安期生自言千岁。《文子》曰:静漠恬淡,所以养生也。《庄子·养生主》:可以尽年。郭象注:养生非求过分,盖全理尽年而已矣。
石室山 〔1〕
清旦索幽异,放舟越坰郊 〔2〕 。苺苺兰渚急 〔3〕 ,藐藐苔岭高 〔4〕 。石室冠林陬 〔5〕 ,飞泉发山椒 〔6〕 。虚泛径千载,峥嵘非一朝 〔7〕 。乡村绝闻见,樵苏限风霄 〔8〕 。微戎无远览,总笄羡升乔 〔9〕 。灵域久韬隐,如与心赏交 〔10〕 。合欢不容言,摘芳弄寒条。
〔1〕 《山居赋》注:石室,在小江口南岸。
〔2〕 《尔雅》:林外谓坰,邑外谓之郊。
〔3〕 左思《魏都赋》:兰渚苺苺。李善注:《左传》:原田莓莓。杜预曰:若原田之草苺苺然。《说文》作苺,草盛貌。一说读为瀰瀰。《诗》:河水瀰瀰。
〔4〕 藐藐,高远也。
〔5〕 陬,隅也。
〔6〕 山椒,山顶也。
〔7〕 虚泛即虚氾。峥嵘本作崝嶸,深冥也。二句言曾无人迹。
〔8〕 限,阻也。霄,云气。
〔9〕 总笄,结发。
〔10〕 如与句,山灵与己,如与心赏之友相交。
斋中读书 〔1〕
昔余游京华,未尝废邱壑 〔2〕 。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 〔3〕 。虚馆绝诤讼 〔4〕 ,空庭来鸟雀 〔5〕 。卧疾丰暇豫 〔6〕 ,翰墨时闲作。怀抱观古今 〔7〕 ,寝食展戏谑 〔8〕 。既笑沮溺苦,又哂子云阁 〔9〕 。执戟亦已疲 〔10〕 ,耕稼岂云乐。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 〔11〕 。
〔1〕 斋,永嘉郡斋也。
〔2〕 《汉书》:班嗣书曰:夫严子者,渔钓于一壑,万物不干其志;栖迟于一丘,天下不易其乐也。
〔3〕 心迹,心事也。
〔4〕 张衡《四愁诗》序:静讼息。
〔5〕 《鬻子》曰:禹治天下,朝廷之间,可以罗雀也。
〔6〕 《国语》:优施曰:我教兹暇豫事君。韦昭注:暇,闲也。豫,乐也。
〔7〕 《文赋》:观古今于须臾。
〔8〕 《诗》: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9〕 《汉书》:扬雄校书天禄阁上,理狱使者来,欲收雄。雄恐不能自免,乃从阁上自投,几死。京师为之语曰:惟寂惟寞,自投于阁。
〔10〕 潘岳《夏侯湛诔》曰:执戟疲扬。
〔11〕 《庄子》:达生之情者傀。司马彪曰:傀,大也。情在无,故曰大。
田南树园激流植援 〔1〕
樵隐俱在山,繇来事不同 〔2〕 。不同非一事,养痾亦园中 〔3〕 。中园屏氛杂,清旷招远风 〔4〕 。卜室倚北阜,启扉面南江 〔5〕 。激涧代汲井,插槿当列墉。群木既罗户,众山亦对窗。靡迤趋下田 〔6〕 ,迢递瞰高峰。寡欲不期劳 〔7〕 ,即事罕人功 〔8〕 。唯开蒋生径,永怀求羊踪 〔9〕 。赏心不可忘,妙善冀能同 〔10〕 。
〔1〕 灵运祖车骑有田居在太康湖。
〔2〕 臧荣绪《晋书》:何琦曰:胡孔明有言,隐者在山,樵者亦在山。在山则同,所以在山则异。
〔3〕 高彪与马融书:公今养痾傲士。
〔4〕 《后汉书》:仲长统曰: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广雅》:旷,远也。
〔5〕 《西都赋》:临峻路而启扉。
〔6〕 《西京赋》:澶漫靡迤。
〔7〕 《老子》:少私寡欲。
〔8〕 李善注:即事,即此营室之事。《列子》:昼则呻呼即事。
〔9〕 《三辅决录》:蒋诩隐于杜陵,舍中三径,唯羊仲,求仲从之游。二仲皆挫廉逃名。
〔10〕 《庄子》:颜成子游谓东郭子綦曰:自吾闻子之言也,八年而不知生死,九年大妙。郭象曰:妙善同,故无往而不冥也。
登石门最高顶 〔1〕
晨策寻绝壁 〔2〕 ,夕息在山栖 〔3〕 。疏峰抗高馆 〔4〕 ,对岭临回溪。长林罗户庭,积石拥基阶。连岩觉路塞,密竹使径迷。来人忘新术,去子惑故蹊 〔5〕 。活活夕流驶,噭噭夜猿啼 〔6〕 。沉冥岂别理,守道自不携 〔7〕 。心契九秋干,目玩三春荑 〔8〕 。居常以待终,处顺故安排 〔9〕 。惜无同怀客 〔10〕 ,共登青云梯 〔11〕 。
〔1〕 灵运《游名山志》:石门涧六处,石门溯水上,入两山口,两边山壁,右边石岩,下临涧水。《一统志》:谢山居在嵊县北五十里石门山。
〔2〕 《江赋》:绝岸万丈,壁立霞驳。
〔3〕 郭璞《游仙诗》:山林隐遁栖。
〔4〕 《西京赋》:疏龙首以抗殿。《广雅》:疏,治也。抗,举也。
〔5〕 《景福殿赋》:欲反忘术。魏武帝《苦寒行》:迷惑失故路。
〔6〕 《诗》:北流活活。《楚辞》:声噭噭以寂寥。《广雅》:噭,鸣也。
〔7〕 《汉书》:蜀严湛冥久幽而不改其操。孟康注:蜀郡严君平沉深玄默无欲,言幽深难测也。《尸子》曰:守道固穷,则轻王公。贾逵《国语》注:携,离也。
〔8〕 九秋干,松柏;三春荑,花草。
〔9〕 《新序》:荣唐期曰:贫者士之常,死者人之终。居常待终,何忧哉。《庄子》:老聃死,秦失吊之,曰: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忧乐不能入也。又:仲尼谓颜回曰:安排而去化。
〔10〕 陆机《诗》:感念同怀子。
〔11〕 郭璞《游仙诗》:安事登云梯。张湛《列子》注:云梯可以陵虚。
方回:灵运每有赏心之叹,即义真所谓未能忘言于悟赏者。然则赏一也,有独赏,有共赏。灵运思夫共赏者而不可得,则以独赏为憾。亦篇篇致意于斯。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修竹茂林
跻险筑幽居,披云卧石门。苔滑谁能步,葛弱岂可扪 〔1〕 。袅袅秋風过,萋萋春草繁。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 〔2〕 。芳尘凝瑶席,清醑满金尊。洞庭空波澜,桂枝徒攀翻 〔3〕 。结念属霄汉,孤景莫与谖 〔4〕 。俯濯石下潭,仰看条上猿,早闻夕飙急,晚见朝日暾 〔5〕 。岩倾光难留,林深响易奔。感往虑有复,理来情无存。庶持乘日车 〔6〕 ,得以慰营魂。匪为众人说,冀与智者论 〔7〕 。
〔1〕 扪,持也。
〔2〕 《楚辞》:望美人兮未来。又:与佳期兮夕张。《方言》:敦,信也。
〔3〕 《楚辞》:洞庭波兮木叶下。又:攀桂枝兮聊淹留。
〔4〕 张翰诗:单形依孤影。
〔5〕 《楚辞》:暾将出兮东方。王逸注:始出,其形暾暾而盛大也。
〔6〕 《庄子》:乘日之车而游。郭象注:日出而游,日入而息也。
〔7〕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
从斤竹涧越岭溪竹 〔1〕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 〔2〕 。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 〔3〕 。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 〔4〕 。蘋蓱泛沉深,菰蒲冒清浅。企石挹飞泉 〔5〕 ,攀林摘叶卷。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 〔6〕 。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7〕 。
〔1〕 刘坦之曰:今会稽东南有斤竹岭。在乐请东七十五里。
〔2〕 山绝曰陉。又连山中断曰陉。岘,山岭小高也。
〔3〕 板阁曰栈。
〔4〕 《楚辞》:川谷径复流潺湲。
〔5〕 企,举踵。《楚辞》:吸飞泉之微液兮。挹,酌也。
〔6〕 灵运《南楼中望所知迟客诗》:瑶华未堪折,兰苕已屡擿。路阻莫赠问,云何慰离析。枣据《逸民赋》:握春兰兮遗芳。《楚辞》: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7〕 《淮南子》:吾独怀慷慨遗物,而与道同出,是故有以自得也。郭象《庄子》注:将大不类,莫若无心,既遣是非,又遣其所遣。遣之以至于无遣,然后无所不遣,而是非去也。
夜宿石门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 〔1〕 。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 〔2〕 。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 〔3〕 。
〔1〕 搴,取也。歇,尽也。首二句乃倒句。
〔2〕 伐,美也。
〔3〕 《楚辞》:晞女发兮阳之阿。
陈祚明曰:东坡所谓何地无月,何地无竹柏,特无如吾两人者耳。东坡幸有两人,康乐终身一我。晞发阳阿,傲睨一世。
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 〔1〕
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与子别山阿,含酸赴修畛 〔2〕 。中流袂就判,欲去情不忍 〔3〕 。顾望脰未悁 〔4〕 ,汀曲舟已隐 〔5〕 。
隐汀绝望舟,鹜棹逐惊流。欲抑一生欢,并奔千里游。日落当栖薄,系缆临江楼 〔6〕 。岂惟夕情敛,忆尔共淹留。
淹留昔时欢,复增今日叹 〔7〕 。兹情已分虑,况乃协悲端。秋泉鸣北涧,哀猿响南峦 〔8〕 。戚戚新别心,凄凄久念攒 〔9〕 。
攒念攻别心,旦发清溪阴。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云霓,还期那可寻 〔10〕 。傥遇浮邱公,长绝子徽音 〔11〕 。
〔1〕 峤,山顶。《游名山志》:桂林顶远则嵊尖疆中。刘坦之曰:今
山下有疆口。此登临始宁南山将至临海作。
〔2〕 畛,井田间陌。
〔3〕 《毛诗》:彷徨不忍去。
〔4〕 脰,颈也。陆彦声诗:相思心既劳,相望脰亦悁。悁与㾓通,疲也。
〔5〕 汀,水际平地。
〔6〕 《游名山志》:从临江楼步路南上二里余,左望湖中,右傍长江也。
〔7〕 潘岳《哀永逝》:忆旧欢兮增新悲。
〔8〕 峦,山形长狭者。
〔9〕 攒,聚之也。
〔10〕 羊祜《请伐吴表》:高山寻云霓。潘岳《在怀县作》:感此还期淹。
〔11〕 《列仙传》:王子乔好吹笙,道人浮丘公接以上嵩山。《毛诗》:太拟嗣徽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