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瓶颈
林明自然不知道,他成了费渊羡慕的对象。其实,他现在的状态,确实会让很多人羡慕,不用准备丹药,不用灵石,修为就能迅速提升,这是多少修士做梦都梦不到的好事?
林明对于自己现在的状态,虽然十分惊喜,但懵懂无知,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样的事情一旦传出去,不知道要引起多大的波澜。
时间就这么飞快流逝,似乎在不经意间,就过了一年,离林明与天剑门的陈观文发生冲突,已经有了一年的时间。这一年里,林明修为突飞猛进,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练气九层境界,在整个仙尘观三代弟子里,他的修为已经能够排进前十,当然,这一点他自己并不清楚,他只知道埋头苦修,对于修炼之外的事,他基本不怎么过问。甚至,这一年里,他不敢去传法殿听门中师兄、或者真人讲解修炼心得,在获得功法之前,他还经常去的,现在是根本不敢露面,他害怕暴露自己的现状,他不知道一旦暴露,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未知,令他感到恐惧,所以,他选择了隐藏。
值得一提的是,林明在仙尘观的职责,有了改观,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一名老道士相中,在一处药园帮忙,平日里照看药园里的灵草灵药,遇到老道士开炉炼丹的时候,林明还要在一旁打下手,当然,他做的事情,基本都是预处理药材这种简单的活儿。
老道士对林明很满意,从老道士极少的话语里,林明听得出来,这老道士一生痴迷于炼丹之道,炼了很多年,替他打下手的人,自然也有不少,应该有过好几拨,不过,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离开了。这一次,老道士连着换了好几个人,都没有找到一个中意的,这次无意中要林明到园子里搭建一个木棚,巧遇一株草药出现疾病,林明竟然找到原因,顺手给治好了。
老道士自然大吃一惊,又发现林明有修为在身,就留他下来打理药园,同时做个炼药童子,结果一用之下,发现林明竟然对药理十分清楚,头脑聪明、手脚灵便,吩咐的事情,只要照着做过一遍,从来不出差错,比之老道士之前找的几个人,要强出不少。于是,林明留在这处药园,也就顺理成章了。
林明不知道的,这老道士其实是仙尘观九名筑基期真人之一,名叫常思,因为长年在自己洞府里侍弄草药和炼制丹药,宗内的三代弟子,很少有人见过他。林明这个连三代弟子都不是的小灰衣,认不出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林明在这里打杂三个多月,常真人对他十分满意,最初只是指点他做该做的事,后来在炼制丹药时,常真人还会主动跟他讲解丹方药理,以及炼制这种丹药时的禁忌和注意事项,完全是把他当成传人来培养,这一点,让林明受宠若惊。
他进入仙尘观以来,还是第一次有修士认真指点他修行相关的东西,以前在传法殿听讲,他只有旁听的资格,连提问都是不允许的。
这一天,仙尘观有一件大事,十年一度的九派大比就要开始了。仙尘观由一名真人带队,带领年龄不大、资质不错的蓝衣弟子,远赴几千里之外的九玄门,参加大比。
这九派大比,算是整个大荒原最为频繁的一件大事,每隔十年,都会有这么一次聚会,由九大仙门轮流举办,这一次就是在九玄门。而参加此类大比的修士,并不限于九派弟子,这大比是面向大荒原上所有修士的,只要年龄和修为达到一定条件,就可以直接参加。有一部分资源分配,就会参照于这次大比的成绩来分配,越是强大的门派,越容易在大比中获得好名次,得到的资源也就更多,长此以往,自然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这就是修仙界的法则。
正常情况下,九大仙门肯定是占据最大优势的,不过,也有例外,像仙尘观,因为连续出现几次较大的意外,门中优秀弟子渐次凋零,已经渐渐影响到了真人一级修士的数量,如今仙尘观只有九名筑基期修士,在九大仙门里,已经是人数最少的了,如果三代弟子再不给力一点,再过一两百年,仙尘观肯定会元气大伤。
这一次的大比,仙尘观极为重视,早有几年前,就倾斜资源,尽力培养观中几名资质优秀的三代弟子,这几人倒也不负期望,如今的修为基本都在练气十层以上,参加这次大比之后,都可以淬炼真气,准备冲击筑基期了。
这次由传法殿执事赵贞亲自带队,真贞是九大筑基期修士里,排行第二的人,排在他前面的,只有一个大师兄王函,就连观主宗越见了他,都得称二师兄,宗越在九大真人里,排行是第三。可见,这次观里的重视程度。赵贞筑基中期的修为,在九大真人里,也仅仅次于王函和宗越二人。
为了表明观里对这次大比的重视程度,在这批人离开之前,观主宗越率领全观弟子,开了一个誓师大会,在大会上,宗越表明了仙尘观对这次大比的重视,对所有参加大比的弟子,提出了殷切希望。三代弟子中的第一人秦晓,代表所有参比弟子发言,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不拿到好名次,绝不罢休。一时之间,仙尘观上上下下,人人振奋,似乎看到了仙尘观复兴的希望。
这一切搞得很隆重,但都与林明无关,因为他在常思的药园里,辛勤地劳动着,仙尘观的事情,常思不过问,林明自然也就毫不知情。直到那些人出发了大半个月,林明才从几名蓝衣弟子的对话里,得知这个情形。他当时站在观门外,望着悠悠白云,喟然长叹,叹息他没有资格为仙尘观争光。
这天回到药园,他向常思禀报道:“道长,弟子想要请假一段时间,想要离观外出。”
正在研究丹方的常思愣了一下,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说道:“也罢,你在这里忙了几个月,是时候给你放一些时间的假了,去吧去吧,记得早点回来。”
林明不知道常思是筑基期修士,因为常思根本不穿紫色道袍,他穿的只是一袭青色道袍,这种颜色跟仙尘观里的几种服饰完全不同,因为修为相差太远,林明也没在他身上感受到灵压,所以,他根本不知道,他的底细,早就被常思一眼看穿了。
他的修为到了瓶颈,需要外出游历,寻求突破的机缘,常思没有给他突破瓶颈的丹药,或许是只把他当成普通弟子,没必要给丹药,或许想要考验他,让他用自己的办法突破瓶颈,总之,常思一切都清楚,但就是没有表露出来,把林明蒙在鼓里。
林明其实并不打算走得太远,他选定的地方,只是仙尘观所在的旭日峰外,不远的山脉里,那一带属于仙尘观的势力范围,不过,除了偶尔有门中弟子去游历外,平时很少有人涉足那一带,可以用人迹罕至来形容。
临行前,常思给了林明一个储物袋,这让林明受宠若惊,虽然只是制式的储物袋,里面也只有两尺多的空间,但却帮了林明的大忙,至少他不需要再抗着大批东西进山。小容积的储物袋,在仙尘观这等大宗门里,并不值钱,每一个新入门的三代弟子,都能领到一件。但对于林明这个灰衣仆役来说,却是了不得的宝贝。这算是他修行以来,得到的第一件修士器物。
林明很严肃地向常思行了一礼,在老道士的挥手下,离开了药园。在伙房准备了一些食物以后,再与相熟的灰衣仆役告别,林明直接下了山。
沿着山道石阶,足足走了两个多时辰,林明才在中午时分,来到山脚,他首先去的地方,是自己出身的小村,村子里只有十几户人家,连名字都没有一个。他家已经没有别人了,其实,就连他自己,也是幼年时被祖父收养的,他的生父生母,早就死了。
林明到村里走了一圈,里面的人基本都不认得他了,见他身穿道袍,都知道他是山上下来的仙人,凡是见到他的人,都战战兢兢地应付着。这样的情景,让林明一下子失去了待下去的兴致。他在祖父坟前上了一柱香,然后飘然离开。
九仙山位于深山之中,除了一条初具雏形的出山之路外,再没有别的路。林明想要在深山里穿行,就得自己想办法。
一路上披荆斩棘,用一把准备好的柴刀开路,林明比较艰难地在山间跋涉着,很多时候,都是在用柴刀开路。
当然,他并不是单纯地在开路爬山,一边走,也会采集遇到的草药,深山老林里,平时从来没有人迹,这里的草药倒是极多。林明的祖父,就是一名精通医理的乡村老郎中,林明自幼得到熏陶,再加上在常思那里学了几个月,他在这方面的能力,已经相当突出,一边走一边采集药材,收获倒也不少,只不过,采集到的,基本都是普通药材。这些药材,只在一些初级丹药里,充当辅药的角色,仙尘观里并不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