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下长安(一)
“世人皆以为,那仙人只有天上才有,殊不知,天地广阔,能人辈出,不说那传说中的起源之地,就是我们大唐境内,便有那传说中的仙人。”
“这位仙人,可不是在下这等闲散人封的,而是那当朝礼部侍郎贺大人亲口所言,唤此人为谪仙人,什么是谪仙人?那是天神下凡之人。”
“此人,曾一人一剑,三入长安皇城,每回只出一剑,第一剑,斩了那玄武门前的虬龙石柱,第二剑,裂了太极宫前的四座城门,而那第三剑,直接逼进了当今圣上所在的大明宫内,若非他每回只一剑便收,怕这江山都要改朝换代,诸位可知,此人是何人?”
啪!
一拍醒木惊天地,酒馆里寂静无声,目光注视着那慢条斯理的说书先生。
“便是那连皇上都赞赏有加的,谪仙人李太白!”
轰隆!
就在说书先生报出李白名号之时,整座茶馆突然发生猛烈震颤,众人惊慌失措,茶果零落,桌椅倒翻。
不过,这震颤并未持续多长时间便恢复如初,众人惊愕,有人骂骂咧咧道:“妈的,地震了吗?”
“谁家地震就一下便过去了?”
“怕不是隔壁那河东狮又在骂街了吧?”
一阵哄笑便将这群号称天不怕地不怕,整天混日子听书的混混们心中惊愕驱散,一时间便嘈杂起来。
“出事了出事了!”
茶博士惊恐着从门外跑进来,跌跌撞撞地倒在说书人的桌案前,那群混混还不忘嘲笑道:“被河东狮吓成这样?”
没等众人再次哄笑,那茶博士便用不可思议的神情呼喊道:“李太白四入长安了!李太白四入长安了!”
众人先是一愣,随后立时向着茶馆外一涌而去,也不论茶博士所言是真是假,万一是真的呢?那可是传说中的剑仙李白啊!
便在众人涌出茶馆,留下这一烂摊子时,一名众人皆未注意,此刻却格外醒目的男子,他端坐原地,酒馆之中桌椅倒翻,唯独他周身这方寸之地,桌椅整齐,连桌上的酒水也不曾溅出一滴来。
他随手拿过酒碗,一饮而尽,粗鲁地摸了摸站在拉碴胡子上酒水,将倚靠在桌边的长刀背在背上。
他缓缓起身,脚步沉稳,若是仔细观察,发现此人腰间竟还有一把长刀,只不过比起背上那把,却是稍短一些。
他走出酒馆,一对炯炯有神的双目,傲然地望着远处尘烟,也不管身前急着跑去凑热闹的百姓,双手交叠,环抱在胸,良久之后,口中才吐出一言。
“吆西。”
……
元芳矮小的身躯无力地被击飞出去,狠狠地砸在朱雀城门前,那件不合身的治安官袍早已不知所踪。
他痛苦地吐出一口鲜血,手下士兵急忙上前将其扶起,他急促地呼吸着,一对金色的妖瞳死死地盯着面前的烟尘。
一道人影缓缓从尘烟中步出,凌厉的剑气驱散了他周身的烟雾,而在他的身后,所有可以见到的建筑,皆已成为废墟。
从明德门到此时的朱雀门,朱雀长街已被彻底摧毁,即便元芳已经提前让神策军驱散百姓,而对方也并未刻意杀人,但这也令长安城损失惨重。
面前之人,虽然很多人第一次见,可是那股强大无匹的剑气,便是用脚去思考,也能猜出来,对方的身份,更别说,也有不少人曾经见过他前三次入长安。
若说前三次,只是来挑战,来示威,那么这一次,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攻城。
数万神策甲士,被那凌厉的剑气,压迫在数十丈之外,也唯独那些紧靠着朱雀门之人,还能稍稍靠近一些。
“停下,从此开始,不可再前进一步!”
李元芳一跃而起,属于魔种的獠牙利爪在他的嘶吼间,展现在众人面前,虽然女帝允许温和派魔种居住在大唐之内,但是魔种终究是魔种,人族始终对他们怀有敌意,即便是身居要职的元芳,也刻意地隐藏起自己这些可能会令人恐惧的族群特征。
但是此刻,他也不得不露出獠牙,长安是他的家,他从小到大生活在这里,他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可是对方却将自己的家几近摧毁,他也不再管双方实力差距有多大,毁他家园之人,必须受到严惩!
李元芳四肢着地,魔气蔓延,向着对方猛冲而去,那势如破竹之势,连多年同僚的那些士卒也从未见过如此状态的元芳。
对方右手一指,剑气肆虐。
一剑败元芳,一剑覆神策,一剑碎了那神武朱雀门!
“武媚娘!是我杀进去,还是你自己滚出来!”
他的声音平静冷漠,话语所带的气势,几乎震破众人的耳膜。
剑仙李白,比起十年前,更为强大!
这皇城之内,除了三次挡下李白剑意的当今圣上外,不知还有何人能够将其阻拦。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一道悠然的身影缓缓从朱雀门废墟之中走来,口中吟着那属于李白的惊艳诗篇,他双手交叉放在宽大的衣袖内,白色袍服自废墟中而来,却一尘不染,苍白色的长发随风而动,英俊邪异的面容,眉心眼角,隐隐闪着暗红色的咒印斑纹。
“这是明某最喜欢的先生的诗篇,只有真正见过仙迹之人,方能写出如此精绝之作。”白发方士微笑道。
“少废话,我李太白的诗篇,是给漂亮姑娘唱的,你这娘娘腔可不配!”
“先生好歹也是传说中的剑仙,这话语怎么毫无仙人风范呢?”白发方士并未生气,平静地道。
“我是何风范与你何干?武媚娘呢?不敢出来吗?”李白不屑道。
“陛下乃是万金之躯,岂是说来便来的?”白发方士缓缓道。
“也行,反正我也要找你的。”李白冷冷道。
“找我?所为何事?”
李白双指伸出,漂浮在身旁的青莲剑尖倏然对准了白发方士。
“来为战死的长城将士,讨一个公道!”
……
在这世间,敢称第一者自然寥寥,多的却是那些闲散人编撰的各类排榜,不说那剑客、刀客之类,即便是写诗作画都有那排行之人。
而这世间美人,更是如此,大宋柳耆卿更是评出当世四大美人。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讲的便是春秋西子,西汉昭君,东汉貂蝉。
而那第四人,便是这大唐境内,第一美人杨玉环。
出嫁之时,玉环不过二八芳龄,被当时的皇孙李隆基视若珍宝,倾尽所有,知她爱好音律舞蹈,便建梨园以供观赏;知她喜食荔枝,便八百里加急由西域送入长安;知她痴迷名人诗篇,便令人四处搜集字画真迹,只为博美人一笑。
玉环天性忧郁,唯有做这些爱好之事,才能堪堪露出笑容,在她的书房之内,满是世间绝版的名人真迹。
其中最多的,便是当世剑仙也同是诗仙所作的太白诗篇。
书房之内,香炉内燃着龙涎檀香,女子的娟秀与笔墨雅致融汇在一起,令人不觉自醉。
在那书房墙头,更是有着一幅出自画圣吴道子之手的,太白游仙图,惟妙惟肖,意境缥缈。
楼阁震动,整齐的书籍逐渐散乱,昂贵的金箔宣纸,洇上了点点墨汁,素手缓缓将毛笔放下,随后发出急切孱弱的呼喊声:“阿蛮,阿蛮!”
一名身姿曼妙的女子脚步轻盈地踏入书房,她身着绿衫罗裙,头梳坠马髻,清秀的容貌虽称不上绝代佳人,却也是数一数二的姿色。
“怎么了姐姐?”
“外头是地震了吗?我这刚要临摹颜大人的字帖,现在根本无法下笔!”
身穿淡黄襦衫的女子从内走出,鹅蛋脸儿上,一对绝艳眼眸,美的惊心动魄,忧郁淡雅,倾国倾城,若是那绿衣女子已经一等佳人,这位黄杉女子,绝对是当世绝色。
她不是别人,正是倾国美人,杨玉环。
“姐姐,可不是地震,阿蛮也是刚刚听来,跑来告知姐姐,那李太白四入长安了。”
玉环呆滞片刻,素手立刻抓住阿蛮的胳膊,情绪激动道:“你说谁?谁?太白?李白?”
“是是是,就是姐姐最迷的李太白。”阿蛮无奈地笑道。
“发生什么事情了?”玉环关切地询问道。
“听说这位剑仙拆了整座朱雀大街,打到朱雀门下,数万神策军,束手无策呢。”
轰!
又是一声巨响,几乎近在咫尺。
玉环再也忍耐不住,快步跑出书房,书房在楼阁之上,能见城中景象,刚出门口,便见两道身影自下而上,不断交错,随意地落在屋顶,又一跃而起,没有一丝金戈火星,而是强大的气息波动。
而玉环的美眸,已经再也离不开那道用剑的身影,即便因为太过遥远,而看不清容貌,但她也知道,这样大气磅礴,这样剑意恣肆,当世只有他一个人而已。
“太白哥哥……终于又见到你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