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儿臣请求封藩辽东!
作者:秋风扫落叶字数:3100字

第5章 儿臣请求封藩辽东!

“第一个就是跟那日本国的外交问题,”

“那日本国狂妄自大,不识抬举,杀我大明使臣,辱我国威,”

“儿臣认为,应当对那日本国予以雷霆一击!绝不能让那帮倭奴蹬鼻子上脸!”

“哦!?你可知兵家大事乃是一国之本,轻易不可发动!”

“若是稍有差错,便是国家衰败灭亡之开端!”

朱元璋听到朱栩的话,面色一凝,显然他认为这不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答案。

朱栩向朱元璋拱拱手,以臣子的礼节向其继续说道,

“儿臣平日里阅读史书,曾关注过我华夏大地与这日本国的来往,”

“几乎全都是日本先主动出兵,骚扰试探我大汉国朝,被我们汉国重创击退之后,却又立即臣服做小,往往能持续几百年之久,保百年之太平!”

“哦!那以你的意思来说,我大明如今深受倭寇边患的危害,也是因为...”

朱元璋眉头一拧,摸着胡子思考着朱栩的话,

“自然是因为前朝蒙元发兵两次征讨日本,却全都折戟沉沙,引得日本人认为我华夏无灭他族国之力,便愈发狂妄!”

说完,朱栩又将评判日本国人性格的话给引用了出来,

“这倭子国,最是反复无常之国。其人,甚卑贱,不知世上有恩谊,只一味慑于武威……故尔,不得对其有稍许好颜色!”

这句话乃是满清康熙对日本的评价,虽然是个鞑子皇帝,但这句对日本的评价却是无比恰当!

“如今我们大明虽然取代了蒙元,但尚未展示过我们的国力威严!”

“这日本国放任倭寇在我沿海祸害,也是在不断试探我大明,”

“若是我大明一味忍让,息事宁人,他们定会愈发得寸进尺,将我们的仁义当成胆怯,弱小!”

随着朱栩的分析,台下不少好战的将领已经是不断点头称赞,以蓝玉为首的淮西勋贵们更是觉得朱栩简直就是他们军方的宝贝!

就连一些保守,支持避战的文臣都沉默不语,内心也在思考朱栩的话,没办法,这倭寇之患,实在是让人头疼,不打不行!

“那依照栩儿你的意思,我大明的海关封禁,怕也只是下策中的下策了!”

朱元璋摸着胡子笑道,在他看来,年轻人好战不是坏事,谁没年轻过!?

能好战,勇猛,自然是远比怯战,懦弱好的多!

“儿臣认为,堵不如疏,虽然陈友谅,张士诚残部还在海外边关游荡,但一味封锁海关,只会让他们不断壮大,”

“制海权让给他人,只能让这些倭寇愈发嚣张,甚至会和一些沿海走私商人勾结,跟张士诚,陈友谅旧部联合危害我们大明啊!”

朱栩沉声说道,制海权这个概念还得过300年才能出现,而他现在提出也不算超前。

“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与其封锁海关,不让海户百姓出海经商,不如主动放开海关,建造海防军队,军民结合,由我大明海军护送来往商人,”

“形成严明的海军,海关制度,不给那些倭寇反贼以生长空间,这样才能尽快将这些势力给绞杀干净!”

朱栩的话一说完,堂下立马为之一静!

就连原本想着慢慢培养朱栩能力的朱元璋都为之一惊!

军民联合,堵不如疏,这两个最简单实际的道理从朱栩的对策里出来,立马就引起了众人的察觉。

貌似这个少年皇子还真有两把刷子啊!

这个处理倭寇和反叛势力的方法好像还真值得一试,就连朱元璋都被说的动了心思,

毕竟自己的海关封禁政策推行了二十多年,到现在匪患愈烈,依然未见成效!

“吭吭,栩儿说的不错,你的方法回头朕会再考虑,”

“你刚刚说如今我们大明有四个问题,现在只说了一个,还有其他三个呢?”

“禀父皇,另外三个分别是天灾饥荒,官员腐败,建奴之祸!”

此话一处,在场的众人又是一惊,虽然现在其他问题也很多,诸如广西黄世烈为首的农民起义,南北榜案的南北之争,北方胡华等等的问题,

但朱栩提出的这四个问题的确是如今大明最头疼的问题,也是最根本的当务之急,

这个六皇子看问题也很透彻啊!

“其实官员腐败和天灾饥荒可以看成一个问题,若是官员廉洁有为,即使是天灾也可以通过人力化解,”

“怕就怕这官员腐败无能,犹如烈火浇油,激起民变,那就把情况变得复杂得多...”

朱栩继续说着自己的见解,蓦得,他忽然跪倒在地,对朱元璋低头说道,

“身为皇室子孙,本不应该悖逆父皇尊上,但为了天下吏治清明,还请父皇听栩儿一言,”

朱元璋及众人眼神一震,纷纷注视着朱栩,

“父皇出身贫苦,见识过吏治的黑暗,深知百姓贫苦,便一味深抓贪官污吏,对官员俸禄待遇多有苛待,”

“可官员俸禄过低,连一家老小生活都顾不上,岂不是又给贪污创造了土壤,”

这话一说完,大臣们纷纷将头低的深深的,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哪敢再有动作,

若是让朱元璋认为你和他的儿子有勾结,蛊惑他的儿子为官僚说话,嘿嘿,明朝酷刑八大辟任你挑选!

“无妨,你继续说!”朱元璋也不是迂腐之人,挥手示意朱栩继续说道。

“只靠严刑峻法,当然是无法杜绝腐败的。儿臣认为,应当从四方面着手,才能尽可能杜绝贪官污吏,

不需贪污——工资充裕,不想贪污——道德教育,不能贪污——制度保障,不敢贪污——严刑峻法!”

朱元璋听罢后,良久无言,半晌,才缓缓道,“若是按你所说的,从这此方面入手,就能杜绝贪污吗?”

“回父皇,四管齐下,缺一不可,但即使那样也不一定能彻底杜绝腐败。”

朱栩面不改色,只是又拱了拱手,向朱元璋说道。

“行了,朕知晓你的心意了,那最后的建奴之祸,你打算如何处置?”

朱元璋面色平静,一改往日的威严酷烈,让底下的大臣愈发捉摸不透,也愈发恐惧起来,

“回父皇,先前父皇曾立下旨意,在儿臣十六岁时封儿臣于浙江为藩王。”

“江南富庶之地,儿臣自是知晓父皇偏爱之心思,”

“只是建州辽东之地,虽然苦寒,却有建奴女真之祸,又东连藩国朝鲜,过海又是倭国日本,兹事体大,地位重要,”

“儿臣希望父皇能一改先前旨意,将儿臣封藩于辽东建州!”

“儿臣愿意凭一己之力,为我朱家,为我大明解决这一祸患,新增一福祉!”

朱元璋听到这话终于是坐不住了,大怒起身,拍着桌子怒吼道,

“混账东西!你可知道那辽东苦寒之地是何等地方!”

“岂能是你这黄毛小儿能降服得来的!?”

朱栩不语,只是将头重重叩下,以示决心。

“你娘临终前嘱托我一定要照看好你,若是给你封到辽东,下去之后我还有何面目见你娘!?”

朱元璋越是越是激动,慢慢的,声音却是降了下来,随后,起身离开太书房,也未搭理大臣们的行礼,只留下朱栩和一众大臣在屋内。

朱元璋愈走愈快,挥手斥退了身边的侍卫,太监,自己一个人溜到了马皇后生前的寝宫。

自从马皇后过世后,朱元璋就再未立皇后,因此眼前的寝宫悉数和马皇后生前一样。

看着眼前熟悉的布置,朱元璋又想起了这个自己最爱,也同样最爱自己的女人,

“妹子呀,你走的太快了,没能好好看看咱们爷几个呀!”

“现在就连最小的老六都有本事了,还是个忧国忧民,敢打敢干的大男子汉呐!”

“等过几年我下去找你的时候,也算是有脸见你了......”

朱元璋喃喃自语着,眼圈却渐渐红了起来,

所幸周边无人,倒也没人会来打破这位帝王难得的追思.......

至于朱栩要封藩东北,其实也有着他自己的考虑。

就如他先前所说,东靠朝鲜,海邻日本,经商殖民条件大好。

更重要的是东北自身的优越地理环境!

中国最肥沃的黑土地,森林资源,山地资源,水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甚至是石油资源,应有尽有!

而限制东北发展的严寒气候和农作物在朱栩这里也不成问题,

大规模种植棉花,可以御寒;至于粮食,后世主要的农作物大米,玉米,土豆,西红柿等等,

尤其是近代开发东北最重要的产物——一年两季的春小麦,种子也都在朱栩的系统空间里躺着。

更遑论东北优质的铁矿资源,凭借朱栩携带的锻造技术,炼钢技术,还会怕那些建州鞑子?

别说一汉当五胡,日后凭借这些基本盘建造一个近代工业藩国,

燧发枪,击发枪,红夷火炮,佛朗机炮什么的成建制制造,怕不是能一汉当十胡,当百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