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你给朕打磨一下六皇子!
作者:秋风扫落叶字数:2116字

第6章 你给朕打磨一下六皇子!

夜幕逐渐笼罩皇宫,从马皇后生前的寝宫离开后,朱元璋回到了御书房。

无论心情如何,他都是这大明的一国之君,国事不可耽误。

一份份奏疏仔细查阅批注,近些日子,这些送来的奏疏多为政要兵事。

在检阅完所有的奏疏之后,朱元璋单独留下一份户部的奏疏。

现时日已经到了秋收之时,粮储一事上,户部必然是要汇报。

同时,宫内也会安排人去巡查粮储一事。

“不如让老六负责今年的粮储巡查一事?”

在仔细思量之后,朱元璋心中已有定数。

今日朝上朱栩当着百官的面,直言要封藩于辽东。

看样子这皇宫已是关不住朱栩。

作为马背上打天下的皇帝,他对于朱栩的不安分感到欣慰,同样也感到担忧。

欣慰其不及弱冠便想要分担国事,可担忧也是这一点。

“老六你可不要让朕失望啊。”

次日早朝,朱栩早早的就来到朝堂之上,但却没有再提起封藩一事。

从昨天朱元璋对他的态度上来看,他再提起也只不过是再被训斥一番罢了。

所以他始终都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旁听。

“郁新,昨日你写的奏疏我已经查阅,粮储巡查一事,我已有决定。”

“今年这粮储巡查,就让老六去吧。”

听到朱元璋提起自己,朱栩愣了一下,随即释然。

粮储巡查本是由御使、户部官员、锦衣千百户季更巡查。

现自己被安排巡查一事,必然是一御使的身份过去。

往年这种事情都是由都察院的人来,今年偏偏让他过去。

无非就是给他找点事情做。

“儿臣领命。”

朱栩虽有鸿鹄之志,但更加清楚,自己若是不做出什么事迹来,朱元璋根本不会放任自己出去。

更不用说什么封藩辽东。

“老六,你就跟着郁新,我知晓你天资聪慧,但郁新作为户部尚书,擅长综理,做事缜密且精简,你负责巡查的时候,多跟他学这点。”

“郁新,老六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尽管去说,切莫因其身份而有所顾虑。”

领命之后,郁新甚是不解,难道皇上这是要让六皇子殿下跟着自己修习不成?

还是说皇上此举还有其他目的?

虽心中疑惑,但郁新并未明言。

待到退朝,一寺人拦住郁新,告知皇上在御书房等他。

得知此事,郁新暗道果然如此,皇上还有其他的安排。

“皇上,户部尚书郁新求见。”

“恩,让他进来吧。”

郁新进入御书房之后,惊讶的发现,都查院陈元陈御使竟然也在!

两人对视一眼,皆是从对方的眼中看出疑惑二字。

“都来了,赐座。”

朱元璋一开口,顿时让两人大吃一惊。

此等优待,莫不是有什么大事不成?

“多谢皇上。”

两人小心坐下,纵使朱元璋亲自吩咐赐座,可两人却只敢坐一半。

“你们两个不用这么拘谨,我找你们过来,并非是要说什么要紧事。”

听闻此言,郁新顿时长出一口气。

他倒还好,心中大概已有一个猜测。

皇上此次应是要说六皇子殿下巡查一事,不过陈元可就有些惊慌了。

毕竟今日在朝上时,皇上一直都未曾提起都察院,可退朝之后又把他叫过来,换做是任何人,都会提心吊胆。

“昨日老六提起封藩一事,你们如何看待?”

陈元迟疑片刻,缓缓道:“六皇子殿下天资聪慧,一心为皇上您分担国事,此为大孝大义。”

朱元璋冷不丁的提起这个事情,陈元岂敢胡乱言语,只能对朱栩一阵称赞。

无论朱元璋是怎么看待此事的,既然让他说,那他索性就夸朱栩两句。

郁新听到陈元的话,暗道一声老狐狸。

只能是有模有样的跟着夸赞。

朱元璋见两人这般模样,也不再继续多问,他知道,外人不知他心中作何感想,自然不敢胡乱言语。

“老六主动提起封藩一事,我深感欣慰,但却不愿让他前往辽东。

今日我让你们两个过来,就是和你们说说粮储巡查一事。

郁新,我深知你有过人才能,所以才让老六跟着你,一方面是为了让老六跟着你学习,另外一方面,是想让你打磨一下老六的性子。

让他知道,在这世间并非有所志向,便能行所事物,我的意思你明白吗?”

一长串的话,让郁新心中大喜。

“皇上谬赞,臣必然会在巡查之时,好好教导六皇子殿下。”

说完,郁新一直紧绷的肌肉顿时松懈,整个人甚是轻松。

皇上这话是什么意思?这是肯定自己的才能,更是对他的一种信任。

如若不然,怎么轻易的把六皇子殿下交付于他手中?

“陈元,巡查一事,表面上老六是以御使的身份过去,但御使该做的事情,你也要跟着做,不过不要让老六知道,负责查漏补缺。”

良久,两人从御书房离开。

走出御书房之后,两人对视一眼,竟是齐声笑了出来。

“美极~”

“美极啊!”

朱元璋虽特意嘱咐了郁新与陈元两人,但作为被安排下去的御使朱栩,却并未多说什么。

此时的朱栩已经在自己的寝宫内,收拾好行囊。

这种事情一般都是由贴身寺人来做的,但有些东西,不容他人得知。

“小桂子,户部那边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出发?”

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朱栩朗声询问自己的贴身寺人。

“回六皇子殿下,刚刚户部来人,说只要六皇子殿下您这边准备好了,那边就能出发。”

朱栩暗暗点头,不愧是郁新,做事如此干脆。

对于郁新这个户部尚书,他可是早有耳闻,特别是在穿越之前,他特意查过郁新的资料。

善于综理,做事严谨,更是一个出了名的清廉之人。

户部,作为古代管理财政的部门,可以说很少有人能活到老死病死。

原因无他,油水足。

在户部之中,想要捞油水,可以说是随便伸伸手,大把大把的银两就能进入自己的腰包。

可一旦被发现,结果必然是死路一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