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造就成功
作者:邢春茹,王晓茵字数:2.3万字

自信造就成功

好好工作才能好好生活

约翰·亚当斯感到实在无法忍受学拉丁语了,于是鼓足勇气向父亲提出不学拉丁语的请求。“那好吧!”父亲这样答道,“既然你不想学了,那你就去水田挖几条排水沟吧!”约翰本来就战战兢兢地向父亲提出不学拉丁语了,现在对于父亲的这个命令就更不敢违抗了。他拿起铁锹就去了水田,一干就是一天,约翰边干边考虑不学拉丁语一事。晚上回到家,约翰又来到父亲身边,请求父亲允许他继续学习拉丁语。父亲依然很平静,同意了他的请求。从此,约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并在学习中养成了一丝不苟的做事习惯。许多年以后,约翰成了美国建国以来的第二任总统,成了世界名人。“如果我的钱只用来供自己花销,那我又何必一定要辛勤工作呢?”许许多多年轻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如果一个人真的不用出钱供养自己的母亲、姐妹以及妻子,那么真的是上帝对他宠爱有加了。但是他要明白:良好的品性一定是要经过辛勤劳动来塑造的。

一位通过自己勤勤恳恳劳动致富的人年轻时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他很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比他强。临去世时,他却后悔不迭:“我虽希望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我花在这方面的心血还是太少了。他们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我多希望他们能够成为品质高尚令人尊敬的人,可事实却是:一个是医生,却没有一个患者来找他看病;一个是律师,却从来没人请他出过庭;一个在经商,可从不关心经营情况。我多次劝他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勤恳,可他们就是听不进去。他们总是回答:爸爸,你有花不完的钱,我们又何必辛苦地去干活呢?”

《青年导读》里记载了西拉斯·菲尔德成长的故事。西拉斯·菲尔德是大西洋电缆建设工程的发起人,著名的企业家。他16岁那年拿着全家人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8美元离开斯托克布里奇到纽约发展。西拉斯·菲尔德来到纽约的哥哥家住了下来。他的哥哥大卫·菲尔德很是争气,通过努力成为了纽约法律界的一位要人。在哥哥家居住的时候,西拉斯·菲尔德感到很不快活。哥哥家的一位客人马克·霍普金斯看出了他的异常,对他说:“一个孩子如果离开家后总是想家,那他是没有什么发展的。”

没多久,西拉斯进入了当时纽约市最好的干货交易店——斯图尔特店工作。刚去时,西拉斯只干些打杂的活,年薪是50美元,早上六点以后开始工作。在当上店员之后,早上八点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没有客人为止。

“这一次我用上了心。”菲尔德这样记载道,“我保证在第一个顾客来到之前赶到店里,最后一个顾客离去后再离开。我努力学习一切我认为有用的知识,我要做一个让所有人都佩服的推销商,我知道将来的成功是建立在今日的努力基础之上的,我一有空就去商业图书馆看书,我还是每周六晚上举办活动的辩论团体的成员。”

实际上,店主斯图尔特本身就是要求严格的人,他要求斯图尔特店的每一位店员早上上班必须登记,午饭和晚饭以及请假回来也都必须登记。假如早上上班迟到,或者午饭超过1小时,晚饭超过45分钟,都要受到惩罚。西拉斯·菲尔德在遵守这些规定方面是个典范,他没有受到一次惩罚。除此之外,他的业务还是最佳的,所以他很快受到了斯图尔特本人的重视,如果不出什么意外,提升他只是个时间的问题。

斯图尔特当年兢兢业业苦心经营自己的生意,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他的这种经营态度也越来越得以全面体现。他制订的制度科学而合理,这使得他的大集团以令人吃惊的良好态势高速运转。斯图尔特还是个精益求精的人,在他病入膏肓行将离世之前,他还在琢磨能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各部门协作的各种可能性。

斯图尔特是伟大的,那他的后继者呢,是不是也同样不平凡呢?斯图尔特的继任者接手的是庞大的商店销售网和斯图尔特遗留下来的科学的管理制度,但是斯图尔特的继承者却没能很好地继承这一切,他们不关注商店的经营状况,对客户也非常不礼貌,也不检查各部门的各项工作,他们只是眼看着这庞大的商店和财富而骄傲不已,他们以为商店会自动顺利运转下去,会带来数不清的财富。这样做的结果可想而知,但由于斯图尔特店的确真的是财力雄厚,再加上斯图尔特店原先良好的声誉,致使某些弊端、危象在头几年没有显现,或显现不明显,但这种表面繁华状况很快就消失殆尽了。首先,老顾客表现了不满,继而所有顾客都心存不满,斯图尔特的继任者们终于看到了:他们的商店收入在减少,信誉在下降,顾客寥寥无几。更让他们感到可怕的是,投资者也失去了耐心和兴趣,都准备撤资或停止投资。

关键时刻,约翰·沃纳梅克接手了斯图尔特店,沃纳梅克是一个同斯图尔特同样不平凡的人,也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商业能手。在当学徒工的时候,他距离工作单位——位于费城的一个书店4英里,每天他必须步行去那里,可薪水只有每周1.25美元,但是沃纳梅克发誓要赚到多于老板10倍的收入,这个念头支持他一直坚强地向前走,终于成功。沃纳梅克接手斯图尔特店仅仅几年,就又使斯图尔特店重现了斯图尔特在世时的繁荣景象。

一个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只有像斯图尔特和沃纳梅克一样立足现实、辛勤工作,并且持之以恒,十年如一日,才有可能成功,成功之后也不要满足,更不要骄傲,这样才有可能创造富足、美满的生活,并可能长久保持下去。

不可虚度生命的每一分钟

“米开朗基罗真是个非同凡响的人物。”一位法国作家这样评论道,“他虽已年逾60,已不那么强悍,但看他在大理石上飞快地挥舞着雕刻刀,依然显得那么遒劲有力。他一刻钟完成的工作量,3个壮小伙一个小时也完成不了。他真让人佩服,碎石在他雕刻刀下飞溅,那气势、那劲头会让人以为在他一击之下整块石头都有可能粉碎。懂得雕刻的人都知道多雕刻掉哪怕是一根头发厚度的石片,都可能使整个雕刻工作前功尽弃,所以许多人都很担心米开朗琪罗那雄劲有力的一挥、一戳,毕竟掉下的石头不会再重新补上。”

而米开朗琪罗则对另一位非凡人物——拉斐尔赞叹不已:“他才是最值得人类歌颂的,因为他的灵魂最美丽,他以他的勤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最灿烂的辉煌。”许多人都惊叹拉斐尔何以能够创造出如此完美的作品,拉斐尔对此的回答是:“从小时候起,我就养成了对任何事物都重视的习惯。”可惜的是,这位艺术家英年早逝,38岁就离开了这个世界。罗马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连罗马教皇利奥十世也为拉斐尔的离世悲伤哭泣。拉斐尔给后人留下了287幅绘画作品,500多张素描。其中有些作品艺术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在那些整天懒散无事、不思进取的年轻人看来这是多么不可思议而教训深刻啊!达·芬奇也是个勤奋而有大成就的人,他每天在天刚蒙蒙亮时就起床去工作,一直工作到天黑什么看不见为止,就是在这样勤奋工作下,达·芬奇才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鲁本斯成了名画家并渐渐富裕之后,一位炼丹师找上了他,他要求二人合作把普通金属变成金子。炼丹师告诉鲁本斯说世上只有他一人才知道炼金子的秘诀。鲁本斯对他说:“可惜,我早在20年前就已发现了这个秘密。”说着,鲁本斯指着自己的画具又说:“通过它们我很容易实现这一梦想。”

法国画家密莱司一旦画起画来,就全身心投入,不被外界所干扰。他说:“任何一个农夫,不管他有多劳苦,他都没有我劳累。”他又说:“一个年轻人最应该干的就是工作。天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即使是天才,如果不努力工作,也不会做出什么大成绩。我从不建议别人立志当一名艺术家,从前如此,现在、将来也如此。如果一个孩子拥有了艺术家的潜质,那么他是不用别人去劝导、建议的,他仍然会朝此方向迈进的。但就有很多人问我是否应该培养他们的孩子成为一名画家,我的回答从来都是否定的。我要提醒他们的是,不管将来成为什么,都必须从现在、从小脚踏实地做起,不要忽视琐碎事情,不管它们多么令人生厌,多么不值得一做。还有那就是努力工作。”

《圣经》的译者马丁·路德是一名宗教改革家,他非常推崇一句话:“每天都要完成一些工作。”特纳也非常赞同这句话。特纳的老师约舒亚雷诺德就常教导特纳说:“如果想要超过别人,那就必须时时刻刻努力工作、学习,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惟艰苦工作。”工作有时确是艰苦的,但在特纳看来工作不但是艰苦的,更是美好的。

如果一个人利用智慧为人类造了福、贡献了力量使国家受益、奉献了爱心而使邻里受益,那么可以说他没有虚度他的年华。

彼得大帝是一个英明的君主,他的英明就在于他知道学习,知道努力工作。在王室其他成员还穿着考究的宫廷服装享乐的时候,彼得大帝就已换下宫廷服装穿上普通人的衣服去西欧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了。在英国,他屈尊进入纸厂、磨房、制表厂以及其他厂与其他工人一样干活;在荷兰,他甘愿为徒向一位造船师学习。在工作中,彼得注意向那些优秀人物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彼得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在伊斯提亚铸铁厂学会了冶炼金属的技术,最后一天他铸造了18普特的铁,他把自己的名字刻在这些铁上面。随同彼得周游的俄国贵族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有朝一日会干上这种活,但怨言归怨言,他们最后也不得不在彼得的带动下拿起了煤铲、拉动了风箱。在索要报酬时,工头穆勒付给了彼得18个金币。彼得知道铸一普特铁的报酬是3个戈比,显然他的报酬超出他的所得了。彼得对穆勒说:“把多余的金币拿回吧!只需给我所应得的报酬就可以啦,这足够我买一双新鞋啦,我实在应该换一双鞋了。”的确,彼得脚上穿的鞋已破烂得不成样子,几块后补的布丁也已磨破。现在在穆勒的伊斯提亚铸铁厂还珍藏着当初彼得大帝铸造的一根铁棒。匹兹堡的国家珍奇博物馆保存着另外一根。俄国人从彼得大帝身上受到很大启发:要想出人头地,要想超越别人,就一定要辛勤工作,努力、努力、再努力,辛勤、辛勤、再辛勤。

如果你自我感觉不错,自认为一切该得到的东西都会自动到来,那你就要注意了,因为你可能终生一事无成。如果你想挽救自己,那就要立即抛弃这种可悲的想法,而以辛勤的工作代之,你要明白,只有辛勤的劳动才最有可能使你成功,才是最最重要的成功元素。

比彻对勤奋工作的认识比较彻底:“在我看来,知识领域中的任何一种艺术流派、任何一件作品,莫不经过创造者多年的辛勤劳作而得以扬名世界。天才离不开勤奋,离开勤奋的天才也长久不了。”

的确,翻开历史,我们会发现,所有的有着世界影响的业绩和成就无一不是勤奋的结晶,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艺术作品,皆是如此。

哥尔德斯密斯认为一天里能够写出4行诗就已经相当了不起了。《荒村》这样一部有影响力的大作品就花费了哥尔德斯密斯多年时间。哥尔德斯密斯认为:“如果一个人养成了持之以恒的写作习惯,那么那些零星写作的作者是无法领略到这个人的思维的缜密程度以及写作时的熟练程度,永远都不能,哪怕那些人有着这个人10倍的天赋。”

朗费罗把伟大的诗歌作品比作浮出水面的桥梁,把诗人平时的学习与研究比作沉没在水中的桥基。他说:“桥梁固然重要,但桥基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因为看不见它,而忽略它的重要性。”

如有可能可看一下那些伟大作品的“初稿”,定会受到启发,无论是《独立宣言》,还是朗费罗的《生命之歌》,抑或其他作品,没有哪一部作品是一下成稿的,都是经过了多次修改和润色的。拜伦的《成吉思汗》前后写了100多遍,只因为拜伦要求精益求精。

古代雅典的雄辩家狄摩西尼为了写成《斥腓力》用了大量的时间,耗了大量精力;柏拉图对《论共和国》的要求更严谨,光开头第一句话就用了9种不同的写法;蒲柏花掉整整一天的时间只为了写好两行诗;夏洛蒂·勃朗特用一个小时琢磨一个适当的词语;格雷写一个短篇需要用一个月时间;吉本写《罗马帝国衰亡史》的第一章就写了3遍,而完成这部大块头作品则用了25年。

安东尼·特罗洛普认为一个人说要等到心情好时或是灵感来临时再工作起来也不迟根本就是自欺欺人。“不经过努力就成功的事真的很不错。”一次大律师罗费斯·乔特的一位朋友对他说。“这有什么可感叹的。”大律师回应道,“那样做就犹如把希腊字母撒落地上,捡起来就成了伟大的史诗《伊利亚特》而不可信。”

坐等着好事光临与希望月光变成银子一样都属无稽之谈。梦想自然法则会随你所愿那更是痴人说梦话。这些想法是那些不愿努力工作的人的水中月、雾中花,也是那些目光短浅人的海市蜃楼。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告诉世人:“不要以为是我的天赋成就了我的成功,实际上,是努力工作成就了我。”

丹尼尔·韦伯斯特在他70岁生日之际谈起了他的成功:“要说我能有今天这番成绩,完全来自于我的努力,在我能够工作时日起,我没有一天不在努力工作。”“我最大的乐趣是在工作中找到的。”已年近90岁的格莱斯顿这样说,“勤奋工作是一种好的习惯,它能使你获益匪浅。很多很多年轻人把休息看作工作的结束,但在我看来改变工作方式才是最好的休息方式。假如说你长时间看书眼睛已疲劳,脑子昏沉,那就不妨到空气清新的外面走走,活动一下身体,这样疲劳就会被你驱跑。实际上,自然的努力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即便在我们睡觉时,心脏仍在工作。自然的努力一旦真的停止,人也就不可能还存在。无论工作、学习,还是生活,我都尽量顺应自然,这样我拥有了良好的睡眠、饱和的精神状态,消化也非常良好,这一切皆来自于我的辛勤工作。”

“我认识爱迪生那年他刚好14岁,”一位朋友告诉我,“他真是个勤奋的人,他不允许自己虚度每一天。他往往读书到深夜,他对那些情节曲折的小说和扣人心弦的西部故事表现出了厌烦,他喜欢的是机械、化学以及电学方面的书籍。他不但理论上精通它们,而且也掌握了这些实用技术。对于他来说,工作是最重要的,读书只能是忙里偷闲,而睡觉是不得不干的事,可以说,大量的工作加上少量的睡眠构成了他的全部生活。”

爱迪生本人的看法则更有启迪性:“我兴趣最浓的时候是在发明之前,而发明成功之后,我兴趣顿失。另外,我发明绝不是为了求得金钱的回报,对别人也许是这样,但对我则绝非如此。我最感快乐的时候是在小时候,那时我十分贫穷,只能捡些破旧的设备和简单的器械进行我的实验,那时我真的感到幸福快乐。现在,我想要的一切实验设备都已拥有,而且是最好的,我可以继续我小时候的梦想,延续我的快乐,现在我的快乐依然来自工作的过程,而绝非经济上的回报。”

我们得承认有些东西蕴含着永恒的智慧,无论风和日丽,还是雪雨交加,亦或是我们神情不爽、身体不适,我们都得去我们应该去的地方,干早已给我们准备好的我们应该做的工作。而只有我们劳作了8到10小时,休息才会显得格外甜美。孩子们必须于9点去上课,而且绝对不能分心去想别的事;无论何种情况账本都要记得清晰明了,准确无误;无论哪个库仓,都要求货物和账本记载完全一致;无论何时,都应该以和蔼可亲的态度面对孩子和邻里。不需再一一列举,道理都是一个,那就是,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也无论你何时起步,你都必须辛勤肯干,不要说工作简单乏味,也不要说不富挑战,正因为你承受这些,你才有可能建立起成功的各种品质,诸如,一心一意、坚忍不拔、面对诱惑不为所动、严于律己等等,正是这些品质奠定了你今后的成功。可偏偏有些人鄙视劳作,这些人多是目光短浅、见识浅薄的狂傲之人。在我们看来,最让人瞧不起的倒是那些自以为是的青年人,他们绝不会在有人的街道上肩扛东西而过。

翻开历史画卷,我们会发现,在罗马最强盛时,罗马国王是经常劳作于田间的。但是在连一般的工匠和田间辛勤劳作的农夫都变成奴隶后,罗马帝国却衰落了。当时最开明的西塞罗这样写道:“手艺人的工作是不值得一提的,文明的工作不可能在这里产生。”亚里士多德也持同样的观点:“技术工人干的活是非常卑微的,根本不值得称颂,他们只是社会不发达的产物,注定是为人服务。”

虽然这些“知名人士”鄙视辛勤工作以及辛勤劳作的人,但历史是公正的,历史的巨轮很轻易地把这些有着短见的国家碾得粉碎。

泰勒总统卸任后不久,就被他的政敌选举负责弗吉尼亚村的公路。泰勒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份工作,他并没有感到自己受到了污辱。负责一条公路虽然职责不大,但泰勒总统依然恪尽职守。泰勒总统的政敌们把这看作是对他们人格的污蔑和轻视,他们一致要求泰勒辞职。

泰勒接受这份工作时没说什么,可这时他却说:“我为什么要辞职,虽然我不拒绝任何工作,但我也不无故辞职。”

以勤奋工作而闻名的还有惠灵顿公爵,他从不允许自己懒散,对于今天应该完成的事从不拖到明天去完成,他更不会把时间花费在无聊和享受上,他只知道学习、工作;工作、学习。

艾利巴罗夫勋爵想在律师界求得发展,但他的处境却对他极为不利,他没有选择退却,却知难而上。超强的工作压力使他喘不过气来,他咬牙挺住,为了激励自己,他把一个激人奋发的座右铭贴在自己随时可以看见的地方,这个座右铭是:要么读书,要么挨饿。

德国人喜欢把“如果不用,我就会生锈”的字眼铸刻在钥匙上,旨在警醒自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深刻教导。

勤奋工作的人能够点石成金

在偌大个宇宙中,只有人才会游手好闲,才会无所事事,其他所有事物都会按着各自的规律永不停地运转下去。左拉曾说:“工作是世界上最有用、最伟大的法则,只有工作,有机事物才会向各自的目标前进。”工作就是生存的法则,无论哪个地方,一旦停止工作,那它只能退步,最会灭亡。如我们一旦不再使用我们身上的某个器官,那么这个器官就要退化,渐而失去作用。只有我们正在使用的东西,才具有大自然赋予的活力,而那也是体现我们意志的唯一东西,养成勤奋工作的习惯无异于学会了点石成金的法术。那些做出过不凡业绩的人,那些把勤奋工作当成金钥匙的人,世界正是由于他们的工作而获得了长足发展。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足可以使一个人的万丈雄心泯于无形,旺盛精力缩成一线,使人们屈从于命运的安排,成为时间的奴隶。

《闲话集》说得更不客气,它把没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归于死人之列,只有那些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才算真正活着,这样,有的人20岁才算出生,有的30岁才算出生,而有的人六七十岁才算出生,更有甚者,有的人在世上走一遭,却从没真正活过。在爱弥尔·左拉的小说里,有两个洗衣女工的一段对话很有意思,这两个女工同是巴黎一家洗衣店女工。一天她们谈论的话题是假如拥有10000法郎的话,她们准备怎样。这两个女工的回答惊人地一致,那就是什么也不干了,回家待着。这不能不叫人悲叹,这也许是她们永远是洗衣工的原因吧!

卡莱尔认为:工作是有着莫大神圣性的,而且这种神圣性无以言表。他说:“工作着的人是最有幸福感的,因为他已经找到了能令自己和别人快乐的方法,他会一直坚持干下去。这就像一条从苦涩贫瘠开凿出的一条运河,不顾前方有多少险阻,它都会坚定不移地向前奔流,荡尽草根底的苦咸的盐碱水,把蚊虫肆虐的沼泽地还原成碧草青青的绿地。我始终把工作看成我的全部生活,工作中的知识才算真正的知识,才算有价值的知识,其余的知识都不算真正有价值的知识。”“那些早上7点起床的人是会获得上帝青睐的。”瓦尔特·司各特写道,“如果我早上7点还赖在床上,那我将会一事无成。正由于我养成了早起的习惯,我才得以有时间写我的文章。”司各特的朋友们对于司各特能做出那么多成绩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其实,他们不曾想到,还在他们甜美地做着梦的时候,司各特正在笔耕不辍。

工作可以产生许多奇迹,它可以擦亮人的眼睛,强健人的肌体,增添面颊的红润;它还可以使头脑更敏锐,使思想更集中,使脚步更矫健。工作可以奇迹般地治愈多种身心疾病,工作的人才是最健康的人。

工作在三个方面使我们受益:一是使我们得以有价值地生存于这个世界上;二是能使我们的梦想成真;三是帮助我们成为自己心灵深处的艺术家,所以说勤勉工作最能体现人生价值,勤勉工作的人最幸福。

罗斯金把一个年轻人有没有前途、有没有出息的衡量标准总结为一句话,那就是:他努力工作吗?这是个前提条件,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其他一切免谈。

天才源于勤奋

“天才就是指能够做到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的人,仅此而已。”这是英国画家雷诺兹对天才的理解。“天才努力工作吗?”这是罗斯金在听到年轻人啧啧赞叹天才时而经常问年轻人的一句话。罗斯金特别强调“努力工作”与“敷衍行事”之间的重大差别。事实上,对“天才”含义曲解的人中,多半不会把天才取得的成功归结于他们的辛勤工作。

现在有一种观点很流行,那就是努力工作与出色能力是互相矛盾的,天才是不需要辛勤与苦干的。这是个极为愚蠢的想法,但是正是这种愚蠢的思想却使许多可以开创出一番事业的人最终平平庸庸过一生。好多年轻人认为,天才天生就是能够做出一番壮举的人,根本不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因此,他们只要认为自己天生智能超群,就会在周围的人中摆出一副鹤立鸡群的样子,就拒绝努力,幻想有朝一日,自己只要想要出人头地,那时稍作努力,便可功成名就。有时,他们为生活所迫,不得已努力了一次,但只要境况有所改善,他们就会重新幻想起来,不再努力工作。他们认为,天才天生就不被那些“陈规陋习”所限制,因此,他们表现出对所有规则和法则的深恶痛绝,他们看不起辛勤劳动的人,他们自认高人一等。他们认为只要愿意,他们随时都可以成为伟人。

偶尔写出了一篇文词优美、构思巧妙的文章,画了一幅给人美感的图画,作了一次很是精彩感人的演讲,或者是做了一次漂亮的买卖,人们都会对此津津乐道,只要他不再犯下什么大错,人们渐渐会把他渲染成一个天才,而他自己也渐渐觉得自己的确是个天才,他的雄心更加高昂,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在一个适宜的时机下,一跃成为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他失去了对辛勤工作的耐心,也失去了正确对待事情的态度,他焦急地等着能够展现他天赋的机会。

试想一下,如果艾略特不付出长年累月辛勤努力,熟思深练,那她的名作《亚当·比德》何以能够面世。德国诗人席勒说自己“辛勤一生,令自己满意的作品却没有。”意大利诗人但丁说他在创作《神曲》时,每日都能感觉到自己在渐渐消瘦。

英国小说家特罗洛普说:“如果把写作的出发点定为赚钱而非责任,那么即便他是个极有写作天赋的人,并强迫自己每天写出2000字,那他也断不会写出一部有影响的作品。”有一段话对特罗洛普的写作有着很大的影响,后来特罗洛普把这段话转给了罗伯特·布坎南。这段话是这样的:“如果你想写出有影响的作品,那你必须在你坐下来写作前在你的椅子上涂上鞋匠用的粘胶,这样你才能够达到心愿。”卡耐基就是个勤奋的人,他工作起来是不分白天黑夜的,常常连轴转,有时甚至连吃饭和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他知道,在有些人眼里,这种生活方式是不堪忍受的,但是要知道,要想做出一番成绩,这些付出却是必不可少的。他是个对写作充满激情的人,他可以连续写上十几个小时不停笔,他也承认这样的工作的确枯燥乏味,但也并非完全如此。写作使他的精神获得满足,写作能力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另外,正因为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此项工作中,他才会取得不凡的成绩。欲从事写作的人一定要有这个认识,写作是个苦差事,要有坐十年冷板凳的精神,要充分认识到成功来自于一次次失败后的不懈努力、辛勤耕耘。

“伟大作品的产生离不开灵感,但要实现灵感到作品的转化则只能依靠辛勤的工作。”法国道德学家儒贝尔如是说。

一位虽富有才华、但不肯踏踏实实工作的画家指着一幅名作嚷道:“如果我能够把我的梦想画到画布上,它同样会是一幅名作?15??好啦!不要再作这种白日梦了,名画不是用嘴说出来的,它需要长期艰苦磨炼。”他的老师大声回敬了他。

德国作家歌德说:“要想成为如拉斐尔一样的大家,只有勤学苦练、坚持不懈才有可能。那些稍取得成绩便沾沾自喜,而停止奋斗的人要想成名,简直是痴心妄想。”“要想取得成功,就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除此以外,没有别的途径。”这是英藉荷兰著名画家阿尔玛·埃德马总结出来的成功理论。

牛顿是这样看待勤奋的:“如果硬要说我对人类有所贡献的话,那么,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来自于我的勤奋工作和深入思考。”

各个领域的杰出人士所取得的荣誉、名气以及地位,均是他们牺牲自己的宝贵时间和辛勤工作的结果。他们中一些人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打击,体验了种种伤感情绪,终于迎来了成功。那些作家、诗人、政治家、音乐家,以及其他各界的卓越人物,无不是经过了自身的艰苦努力,十年磨一剑,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

我们强调天才源于勤奋,并不等于说,没有一点点天赋或者缺乏必要的基础,仅仅依靠勤奋就可以成为天才,这是不能完全等同的。但是,它不是说只有很好天赋或者基础很好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那些智力平常的人,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必要的技巧,再加上辛勤的努力,也同样能够取得成功。

实际上,天赋远没有准确的判断和执著的精神更重要。事实证明,那些靠天赋取得的成绩,完全可以通过勤奋获得,但那些靠勤奋取得的成绩靠天赋就未必能够获取,靠些小聪明、投机取巧想要获取成功,则更是不可能。英国历史学家克拉伦登说:“世上还没有一门靠认真钻研、刻苦学习而无法掌握的学科。”

一位学者说:“与那些反反复复、不肯下苦功钻研的天才人物相比,那些普普通通,却肯埋头苦干、坚持不懈的人更值得称颂。”

约瑟夫·库克说:“稍有些天赋又肯辛勤钻研的普通人,往往能够比天才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天赋如果失去了准确的判断力、周密的逻辑分析能力、必要的基础和辛勤工作的支持,那它就不会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生活中不是有很多天资聪明却懒于奋斗,只图享受,最终一生碌碌无为、平平庸庸的天才吗?年轻人要记住,勤能补拙,一份汗水一分收获。

在许多老师眼里,那些聪明的学生才最有可能成为最有出息的人,而那些深负老师厚望的聪明学生也常常觉得高人一等,对那些整天埋头苦学的同学不屑一顾。许多年后,这些聪明学生大多失去了往日的自鸣得意,因为他们的境况不允许他们还持有上学时的优越感,相反,那些勤奋学习的学生如今却个个取得了不菲的成绩。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就是聪明学生不肯付出辛勤的劳动,依靠耍些小聪明而梦想成功,结果自然会落败,而些资质平常的人,依靠自身的勤奋,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终于迎来了成功。“有一种生活态度,为那些虚度光阴、见识浅薄和自命不凡的人所摈弃。”雷诺兹说,“但我却是它的坚定信徒,这种态度就是:如果你有很好的天赋,勤奋会让它绽放出熠熠光彩;如果你资质平庸,勤奋也定会弥补不足,让它也绽放异彩;如果目标适宜,方法得当,勤奋定会让你心想事成,总之,只要有了勤奋,你就有了一切。”

无论你有多羡慕那些英雄人物,也无论你有多嫉妒他们的卓越才能,你都不要忘记,一腔热血和丰富的想像力并不能使你成为莎士比亚。只有勤奋学习和认真钻研才能使你的梦想成为现实,正像莎士比亚所说的:“你所要渴求的应是坚强的意志,而不是天赋。”

工作是生活的准则

有一个古希腊人心肠很好,他见到蜜蜂一朵花一朵花采粉酿蜜很是辛苦,就想帮助蜜蜂一下,他费了半天工夫采来了各种花,然后捉来蜜蜂,并把蜜蜂的翅膀剪掉,放在花上,但是蜜蜂最终也没酿出一点蜜来,原因在于这种作法违反了自然界法则。一朵花一朵花辛苦采粉酿蜜是蜜蜂工作的自然法则。

“人一生于世,做事就要以全部身心之力。”罗斯金如是说。

菲利浦斯·布鲁克斯是这样看待生活的:“生活在一个人眼中就是他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不要误解菲利浦斯·布鲁克斯的意思,他的意思并不是说:只有工作到身心疲惫,品尝了酸甜苦辣才叫生活。

工作是能够让人体会到快乐的,即使是那种最让人感到卑微的工作,也会如此。生活中,每个人都免不了受一些不良情绪的侵扰,诸如,自卑、失望、痛苦等等,但如果能做到在那时把精力都集中于工作上,这些不良情绪的侵扰就会减轻,甚至消失。在工作中,人会变得坚强起来,这种精神不但可以激励自己,而且还可以感染、温暖周围的人。

“有一条生活准则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说,“不管是最有成就的道德家,还是最为平凡的普通人,都无一例外要遵守这一生活准则。这条生活准则就是:在进行了各种尝试后,每个人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然后就要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该恪尽职守辛勤工作,生活的大门是不会为那些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人开放的,要想生活质量高,就必须要工作。

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全力以赴地去工作,那么即便他智力不高,水平一般,也同样可以取得一番成绩。尽管他先前也许不那么令人喜欢,但也会因此获得人们的好感。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奖励不是比赛的最终目的,参与才是最重要的。

奥林匹克运动赛的优胜者会获得一个漂亮的花环,这种精神奖励远要比运动员获得的物质奖励贵重得多,它会使运动员的精神获得极大的满足。工作对于我们来说有同样的效果,不管我们的工作有多体面,薪酬有多丰厚,但与我们在工作中获得的快乐和满足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那份快乐和满足才最让人回味。

爱默生说:“回报是紧跟着勤奋工作后面的?15??人们往往把在生活中应尽的职责当成一件单调至极的事。”诗人朗费罗说,“但是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作用犹如时钟表的发条一样,只有发条正常工作,钟摆才能够来回摆动,指针也才能指示正确时间,一旦发条停止工作,时钟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英国政界要人布鲁厄姆勋爵认为,努力工作对一个人的健康生活非常重要,不但可以让人保持健康的心灵,而且还可以强健机体。他说,当他晚上回思一天的生活时,如果发现自己一天都没有好好工作,就非常懊悔,他认为这是在浪费生命。

工作可以塑造一个人的形象,可以使你的机体更强健,精神更高昂;工作可以使你的思维更敏捷,逻辑更严密;工作还可以唤醒你沉睡内心的强大创造力,激发你的创业热情,总之,工作将使你学有所成,有所创造,在工作中,你的尊严和伟大之处将会显现,你才会成为一个受人敬重的人。

你当然可以把你的万贯家财留给你的儿子,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你不可能做到把你的经验、知识、阅历随着这万贯家财一同传给他;也不可能把你取得成功时的快乐、满足和克服困难时的体验传给他;你更不可能把你把才能转为财富的方法、技巧强输给他,万贯家财虽然很有诱惑,但这些品质要远比这些万贯家财要有用得多。你在积累这些巨额财富中,锻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也增加了才干,因此,财富对于你来说,是见识、是才干、是经验、是教训、是意志,而对你的儿子来说,财富则是诱惑,可能会磨损他的意志,降低他的人格。财富在你手中,你能把它变成一座更大的金矿,而在你儿子手中,则有可能是个大包袱。财富可以激励你积极进取、奋力拼搏,但财富却可能让你的儿子好逸恶劳、游手好闲、恣意享乐。所以你把万贯家财留给你的儿子的同时,有可能把一些优良品质从他身上取走了,而这些优良品质才是你真正应该让你儿子拥有的。

你天真地以为,你的后人会在你牺牲自己成全他的基础上继续奋勇前进,创造更为美好的明天,岂不知,这只是你一厢情愿的想法,你给予他的并不是最好的基础、最佳的机会,而是一个容他堕落的广阔空间。你把他的受教育的机会、完善自我的机会以及工作的机会完全剥夺了。失去了这些宝贵的东西,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优良的品格也无从建立起来,最终定会堕落成一个不思进取、只知享乐的纨绔子弟。其实,在教育孩子时,最重要的是要告诫孩子要养成勤奋工作的习惯,这才对他最为重要。

运动员要想取得好成绩,只有勤学苦练,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果军队平时不勤学苦练,那么一旦战争来临,士兵和指挥员都惊慌失措,岂能不打败仗,生活中也同样如此。

迪恩·法拉说:“工作是一份人人都享有的权利,它可以医治心灵创伤和精神疾病。自然界中下列现象经常见到:一潭不流动的水不久就会变臭,而一支细小的流动溪流却清澈见底。如果缺少了风雨雷电、阴晴圆缺,世界就未免显得太单调。如果一个地方长年四季如春、温度适宜,人们工作舒心,生活得舒服惬意,那么长久下去,人必定会觉得生活乏味,渐而心生厌倦。相反,那些整日东奔西走、努力工作、坚持奋斗的人却精神出奇的好,他们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自己也感到快乐。”

金斯利说:“不管你愿不愿意,很多时候,在每天早晨醒来后,你都要强迫自己起来,开始一天的工作,并要努力做好,而那些赖在床上不起的懒汉,将无疑会失去这次锻炼的机会。”

我们人类得以繁衍生息,除了依靠勤奋工作外,别无它途。勤奋工作让贫穷的人开始了崭新的生活,使千百万人看到了生活希望,特别是那些精神不正常企图自杀的人,也由此重新踏上了生活之路。

“是工作挽救了我。”马齐奥教授说,“我曾经陷入沮丧的境地难以自拔,每一次都是长期养成的工作习惯把我解救出来。即使我对生活充满了绝望,我也能够保证不会倒下,在我看来,学术研究工作本身就充满了乐趣,因此,在解决政治、社会、宗教方面问题时,即使累得我筋疲力尽,我也乐在其中。”

古希腊医生加龙把劳动比喻成人体的天然保健医生。“勤奋工作是修复人体创伤的最佳良药。”美国小说家马修斯说,“无论是生理疾病,还是心理疾病,都可以通过勤奋工作得到补偿。但是,人们只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那些热门的行业和要职,而不愿意再投身于那些磨炼身心的艰苦工作。实际上,艰苦的工作是最好的对付倦怠、忧郁、懒散、萎靡的武器,是啊,没有一个勤奋工作、精力旺盛的人整日带着懒散、愁苦的面容。士气旺盛、渴望投身战场的士兵是无视于一个小伤口存在的。优秀的演说家也绝不会因为身上的小小毛病而影响他出色的演说。这是因为,当你的精神高度集中于一点时,其他不良情绪就很难侵袭你,相反,那些懒散、心灵空虚的人,因为其精神倦怠,那些自卑、空虚、忧伤、绝望等等负面情绪就会趁机而入,占据空虚的心灵,整个人也就随之消沉下去。”

俾斯麦更是把勤奋工作看成是一个人的生活保护神,他用了工作两个字,高度概括了生活准则的核心。他说,人如果不工作,就会变得空虚、消沉,生命也就毫无乐趣可言,他送了三个词给刚刚踏入生活门槛的年轻人,这三个词是:工作!工作!工作!“劳动永远是一切美的源泉。”卡莱尔说,“没有辛勤的劳动,一切创造都是空中楼阁,一切的梦想都是海市蜃楼。懒散、倦殆、游手好闲,就像传染病一样很快会蔓延开来,使人类的灵魂无以依托。”

一位智者说:“人类所有的疾病,无论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都可以通过勤奋工作来医治。勤奋工作的人,心中充满希望,不会茫然,而那些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人缺乏生活热情,他们内心只会有空虚和绝望。”“脑力劳动也好,体力劳动也好,都是十分光荣和神圣的,其品性要高于天,宽于地。”“世上只有两种人让我钦佩,一种人是那些默默无闻,只知埋头苦干的劳动者。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亲躬亲为,不辞劳苦,在令人感动的劳作中,他们的尊严得到了体现,特别是那些从事重体力的劳动者,更叫人佩服。另一种叫我钦佩的人是那些为人类创造精神财富而不懈追求的人。他们的劳作虽然没有直接给人类带来物质财富,但却提高了生命的质量。我只钦佩这两种人,这两种人用他们的劳动换来了自己内心的满足和愉悦,除了这两种人,其他人都是对社会毫无意义的人。”

充满热忱地对待工作

与其说成功取决于个人的才能,不如说成功取决于个人的热忱。这个世界为那些具有真正的使命感和自信心的人大开绿灯,到生命终结的时候,他们依然热情不减。无论出现什么困难,无论前途看起来多么的暗淡,他们总是相信自己能够把心目中的理想图景变成现实。

我们欣赏对工作满腔热情的人。热忱可以与大家分享,它是一项分给别人之后反而会不断增加的资产。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也会越多。生命中最好的奖励并不是来自财富的积累,而是由热忱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

当你兴致勃勃地工作,并努力使自己的老板和顾客满意时,你所获得的利益就会增加、在你的言行中加入热忱,就能吸引身边所有的人。诚实、能干、友善、忠于职守、淳朴——所有这些特征,对准备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年轻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更不可或缺的是热忱——将奋斗、拼搏看作是人生的快乐和荣耀。

发明家、艺术家、音乐家、诗人、作家、英雄、人类文明的先行者、大企业的创造者——无论他们来自什么种族、什么地区,无论在什么时代——那些引导着人类从野蛮社会走向文明的人们,无不是充满热忱的人。

如果你不能使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去,无论你做什么工作,都可能沦为平庸之辈。你无法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任何印记;做事马马虎虎,只有在平平淡淡中了却此生。如果是这样,你的人生结局将和千百万的平庸之辈一样。

热忱是工作的灵魂,甚至就是生活本身。年轻人如果不能从每天的工作中上找到乐趣,仅仅是因为要生存才不得不从事工作,仅仅是为了生存才不得不完成职责,这样的人注定是要失败的。

当年轻人以这种状态来工作时,他们一定犯了某种错误,或者错误地选择了人生的奋斗目标,使他们在天性所不适合的职业上艰难跋涉,白白地浪费了精力。他们需要某种内在力量的觉醒,应当被告知,这个世界需要他们做最好的工作。我们应当根据自己的兴趣把各自的才智发挥出来,根据各人的能力,使它增至原来的10倍、20倍、100倍。

从来没有什么时候像今天这样,给满腔热情的年轻人提供了如此多的机会!这是一个年轻人的时代,世界让年轻人成为真与美的阐释者。大自然的秘密,就要由那些准备把生命奉献给工作的人、那些热情洋溢地生活的人来揭开。各种新兴的事物,等待着那些热忱而且有耐心的人去开发。各行各业,人类活动的每一个领域,都在呼唤着满怀热忱的工作者。

热忱是战胜所有困难的强大力量,它使你保持清醒,使全身所有的神经都处于兴奋状态,去进行你内心渴望的事;它不能容忍任何有碍于实现既定目标的干扰。

著名音乐家亨德尔年幼时,家人不准他去碰乐器,不让他去上学,哪怕是学习一个音符,怕沉迷音乐耽误他别的学业。

但这一切又有什么用呢?他在半夜里悄悄地跑到秘密的阁楼里去弹钢琴。

莫扎特孩提时,成天要做大量的苦工,但是到了晚上他就偷偷地去教堂聆听风琴演奏,将他的全部身心都融入到音乐之中。巴赫年幼时只能在月光底下抄写学习的东西,连点一枝蜡烛的要求也被蛮横地拒绝了。当那些手抄的资料被没收后,他依然没有灰心丧气。同样地,皮鞭和责骂反而使儿童时代充满热忱的奥利·布尔更专注地投入到他的小提琴曲中去。

没有热忱,军队就不能打胜仗,雕塑就不会栩栩如生,音乐就不会如此动人,人类就没有驾驭自然的力量,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雄伟建筑就不会拔地而起,诗歌就不能打动人的心灵,这个世界上也就不会有慷慨无私的爱。

热忱使人们拔剑而出,为自由而战;热忱使大胆的樵夫举起斧头,开拓出人类文明的道路;热忱使弥尔顿和莎士比亚拿起了笔,在树叶上记下他们燃烧着的思想。

“伟大的创造,”博伊尔说,“离开了热忱是无法做出的。这也正是一切伟大事物激励人心之处。离开了热忱,任何人都算不了什么;而有了热忱,任何人都不可以小觑。”

热忱,是所有伟大成就的取得过程中最具有活力的因素。它融入了每一项发明、每一幅书画。每一尊雕塑、每一首伟大的诗、每一部让世人惊叹的小说或文章当中。它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在那些为个人的感官享受所支配的人身上,你是不会发现这种热忱的。它的本质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最好的劳动成果总是由头脑聪明并具有工作热情的人完成的。在一家大公司里,那些吊儿郎当的老职员们嘲笑一位年轻同事的工作热情,因为这个职位低下的年轻人做了许多自己职责范围以外的工作。然而不久这位年轻人就被从所有的雇员中挑选出来,当上了部门经理,进入了公司的管理层,令那些嘲笑他的人瞠目结舌。

热忱,使我们的决心更坚定;热忱,使我们的意志更坚强。它给思想以力量,促使我们立刻行动,直到把可能变成现实。不要畏惧热忱,如果有人愿意以半怜悯半轻视的语调把你称为狂热分子,那么就让他这么说吧。

如果在你看来值得为一件事情付出,如果那是对你努力的一种挑战,那么,就把你能够发挥的全部热忱都投入到其中去吧,至于那些指手画脚的议论,则大可不必理会。笑到最后的人,才笑得最好。成就最多的,从来不是那些半途而废、冷嘲热讽、犹豫不决、胆小怕事的人。

对你所做的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它的价值和重要性,它对这个世界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全身心地投入到你的工作中去,把它当作你特殊的使命,把这种信念深深植根于你的头脑之中!

成功重在执行

每一个行业的领导人物都认为第一流的人才非常欠缺,根据可靠的材料,社会上仍有许多高级职位在等你。有一个主管曾说,资历很好的人实在很多,但都缺乏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功因素,这就是执行能力。

每一个工作——不论是经营事业、高级推销工作或科学、军事、政府机关工作——都要脚踏实地的人来执行。主管在聘用重要职位的人才时,都会先考虑下面这些,然后才决定是否聘用。这些问题有:“他愿不愿意做?”“他会不会坚持到底把事情做完?”“他能不能独当一面,自己设法解决困难?”“他是不是有始无终,光说不做的那一种人?”

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设法了解那个人是不是“说做就做”。

再好的新构想也会有缺陷,即使是很普通的计划,如果确实执行并且继续发展,都比半途而废的好计划要好;因为前者会贯彻始终,后者则前功尽弃。

如果你一直在想而不去做的话,根本成就不了任何事。请你想想看,世界上的每一件东西,从人造卫星到摩天大楼以至婴儿食品都是一个想法付诸实施所得的结果。

当你研究“人”(包括成功人土、平庸之辈)时,会发现他们分别属于两种类型。成功的人都很主动,我们叫他“积极主动的人”那些庸庸碌碌的普通人都很被动,我们叫他“被动的人”。

仔细研究这两种人的行为,可以找出一个普遍原理:积极主动的人都是不断做事的人。他真的去做,直到完成为止。被动的人都是不做事的人,他会找借口拖延,直到最后他证明这件事“不应该做”、“没有能力去做”或“已经来不及了”为止。

积极主动的人与被动的人之间的差别,从小地方就看得出来。积极主动的人(以下简称A先生)计划好一个假期,就真的会去度假;而被动的人(以下简称P先生)也计划好一个假期,却拖延到明年再打算。A先生认为应定期参加社会活动,结果他真的做了;P先生也认为该多参加社会活动,但他会找出各种办法来拖延。A先生认为应该写一封信给一个人来恭贺他的成就,他真的写好并立刻交寄;P先生却找了一个理由来拖延,结果一直没有写。

他们之间的差异也会在大事上表现出来。A先生想要自己创业,结果他说做就做;P先生也想创业,但他总是在最后关头发现“为什么不该做”的“好”理由。A先生已经40岁了,他很想换一个新工作,结果他真的去做;P先生也一样,但他一直犹豫不决,以至于什么事也没有做成。

他们的差异也会在各种行为上;表现出来。A先生想做就做,因而获得自信、安全感、独立自主以及更多的收入。P先生想做不做,因而永远度日如年。

主动的A先生会成就许多事情;被动的P先生很想做事但不会真的去做。

年轻的朋友们,请你学会拒绝借口,不断去完善自己的执行能力。拒绝借口是执行力的表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记住自己的责任,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工作就是不找任何借口地去执行。

一支部队、一个团队,或者是一名战士或员工,要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就必须具有强有力的执行力。接受了任务就意味着作出了承诺,而完成不了自己的承诺是不应该找任何借口的。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思想,体现了一个人对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的态度。思想影响态度,态度影响行动,一个不找借口的员工,肯定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员工。

喜欢橄榄球的朋友都知道,锋士·隆巴第是美国橄榄球运动史上一位伟大的橄榄球队教练,很多人都是他长期的崇拜者。在锋士·隆巴第的带领下,美国绿湾橄榄球队成了美国橄榄球史上最令人惊异的球队,创造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绩。看看锋士·隆巴第的言论,能从另一个方面让我们对执行力有更深刻的理解。

锋士·隆巴第告诉他的队员:“我只要求一件事,就是胜利。如果不把目标定在非胜不可,那比赛就没有意义了。不管是打球、工作、思想,一切的一切,都应该?非胜不可’。”

“你要跟我工作,”他坚定地说,“你只可以想三件事:你自己、你的家庭和球队,按照这个先后次序。”

“比赛就是不顾一切。你要不顾一切拼命地向前冲。你不必理会任何事、任何人,接近得分线的时候,你更要不顾一切。没有东西可以阻挡你,就是战车或一堵墙,或者是对方有11个人,都不能阻挡你,你要冲过得分线!”正是有了这种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信心,绿湾橄榄球队的队员们拥有了完美的执行力。在比赛中,他们的脑海里除了胜利还是胜利。对他们而言,胜利就是目标,为了目标,他们奋勇向前,锲而不舍,没有抱怨,没有畏惧,没有退缩,不找任何借口。他们是所有雇员的榜样。

巴顿将军在他的战争回忆录《我所知道的战争》中曾写到这样一个细节。“我要提拔人时常常把所有的候选人排到一起,给他们提一个我想要他们解决的问题。我说:伙计们,我要在仓库后面挖一条战壕,8英尺长,3英尺宽,6英寸深。我就告诉他们那么多。我有一个有窗户或有大节孔的仓库。候选人正在检查工具时,我走进仓库,通过窗户或节孔观察他们。我看到伙计们把锹和镐都放到仓库后面的地上。他们休息几分钟后开始议论我为什么要他们挖这么浅的战壕。他们有的说6英寸深还不够当火炮掩体。其他人争论说,这样的战壕太热或太冷。如果伙计们是军官,他们会抱怨他们不该干挖战壕这么普通的体力劳动。”

“最后,有个伙计对别人下命令:‘让我们把战壕挖好后离开这里吧。那个老畜生想用战壕干什么都没关系?’”最后,巴顿写到:“那个伙计得到了提拔。我必须挑选不找任何借口地完成任务的人。”

无论什么工作,都需要这种不找任何借口去执行的人。对我们而言,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记住自己的责任,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不要用任何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或搪塞。

养成即刻动手的习惯

即刻动手做吧!这句话是一个最惊人的自助启动器。任何时候,当你感到推脱的恶习正悄悄地向你靠近,或者当此恶习已迅速缠上你,使你动弹不得时,你都需要用这句话提醒自己。

总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如果你正受到怠惰的钳制,那么不妨就从碰见的任何一件事着手。是什么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突破了无所事事的恶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你想规避某项杂务,那么你就应该从这项杂务着手,立即进行。否则,事情还是会不断地困扰你,使你觉得繁琐无趣而不愿意动手。

当你养成“即刻就动手做”的工作习惯时,你就掌握了个人进取的精义。

你工作的能力加上你工作的态度,决定你的报酬和职务。那些工作效率高、做事多,并且乐此不疲的人,往往担任公司最重要的职务。当你下定决心永远以积极的心态做事时,你就朝自己的远大前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如果将成功者的成功仅仅归功于深思熟虑的能力和高瞻远瞩的思想,那就失之片面了。他们真正的才能在于他们审时度势后付诸行动的速度,这才是他们最了不起的,这才是他们出类拔萃、居于实业界最高、最好职位的原因。

什么事一旦决定马上就付诸实施是他们共同的本质,“现在就干,马上行动”是他们的口头禅。

我们正处在一个讲究效率的时代,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稍有迟疑,就可能使原来非常杰出的构思,在片刻之间变得一文不值。因此,今天所想的好主意今天就得实行。

与立即行动相反的是“拖延”。大多数人或多或少存在拖延的习惯,想得好好的事,就是迟迟不能付诸实行。“等明天”、“等合适的时候”、“等条件具备才干”、“等找到工作”、“等结婚”、“等小孩子长大”、“等退休”……这样等下去,最后可想而知,结果是“等到下辈子吧”。

拖延是行动的死敌,也是成功的死敌。拖延使我们所有的美好理想变成真正的幻想,拖延令我们丢失今天而永远生活在“明天”的空想等待之中,拖延的恶性循环使我们养成懒惰的习性、犹豫矛盾的心态。这些就使我们成为永远只知抱怨叹息的落伍者、失败者、潦倒者。

成功学创始人拿破仑·希尔说:“生活如同一盘棋,你的对手是时间,假如你行动前犹豫不决,你将因时间过长而痛失这盘棋,你的对手是不容许你犹豫不决的!”拖延是这样的可恶,然而却又这样的普遍,原因在哪里?

成功素质不足、自信不足、心态消极、目标不明确、计划不具体、策略方法不够多、知识不足、过于追求十全十美。

如果知道了自己拖延毛病的真正所在,那么你也就找到了解决拖延习惯的具体方法,按照本书的提示,立即去提高自己的成功素质,缺什么,补什么。

以下是克服拖延、立即行动的对策探讨:

1.增强自信心。立即将要做的事作个规划安排,能马上做的就马上做,不能马上做的,定下明确具体的时间。

2.增强规划自己的能力。每天检查自己的得失,做出第二天的行动计划。

3.提高策略水平,多想办法和计谋。比如将繁杂的工作适当分解为许多小的行动步骤,一次做一点。

4.限时完成任务,给自己一定的激励和约束。

5.破釜沉舟,自断退路,自我逼上梁山,阻断借口。

6.寻求帮助,找合作伙伴或取得别人的支持。

7.不要追求十全十美。

下列是几种克服拖延的实用小技巧,很有参考价值。

1.分类找原因技巧

是什么原因使我无法做某项工作?寡断?害羞?无聊?无知?散漫?恐惧?疲倦?无法忍受不愉快?缺乏必备的工具?一字一句具体指出拖延某事的原因,区分类别。如能正确地认清问题,则解决方法就会变得相当明确。如原因是信息不足,则可以开始寻找必需的资料。

2.大腊肠切片技巧

如果工作相当艰巨,则稍稍暂缓,拿出纸来做思考,记下完成工作的所需步骤,步骤的幅度愈小愈好,即使它们只需花费一到两分钟,也须分别记下。

这个艰巨的工作就像一条未被切割的大腊肠,庞大、皮厚、油腻,难以入口,但若切为薄片,则相当引人垂涎。将艰巨的工作分开看待,即是每个小小的即时工作单位,就像可以马上享用的腊肠片,而非整条腊肠。

3.引导式工作

假设想拖延写信,不要试着去强迫自己(因为已经试过,且没有效果),只要采取一小步骤,当做完此步骤,便可以决定是否要继续去写信。这步骤可能是看看信的地址,或将纸转入打字机,或取下纸来,或写下想提出的要点。任何事皆可,只要是明显的身体行为。这是打破内心困顿的方式,其理论基于:事物静止时依旧是静止着,运动时依旧是运动着。

4.5分钟计划

有些工作难以分割成小块,如想清理积压如山的公文,大约需要一小时,实在很难将它简单分割成“即时工作”。这时,可试试5分钟计划,和自己做个约定,允诺以5分钟做这工作,时间一到,便可自由去做想做的事,或是继续5分钟。不管工作多么令人厌烦,仍须常常去做5分钟。5分钟后,若不想接着继续干,则不要干,约定就是约定。在将工作撇开之前,记下另一个5分钟工作的时间。

5分钟的时限,无论多讨厌的工作也变得不那么讨厌,而且常常有种可炫耀小成就的骄傲感。

此外还有记日记、和自己对话、利用录音机和自己对话、让信得过的亲朋好友固定时间督促检查你的工作等等方法来克服拖延。

如果你想规避某项杂务,那么你就应该从这项杂务着手,立即进行,否则,事情还是会不断地困扰你,使你觉得烦琐无趣而不愿意动手。

忙碌的人不肯拖延,他们觉得生活正如莱特所形容的那样:“骑着一辆脚踏车,不是保持平衡向前进,就是翻覆在地。”效率高的人往往有限时完成工作的观念,他们确定做每件事所需的时间,并且强迫自己在预期内完成。即使你的工作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也应该经常训练自己。当你发现自己能在短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时,一定会惊讶不已!

如果你希望一件事能快速而圆满地完成,那么请交给那些勤奋而忙碌的人吧。那些懒散的人,他们精于滥竽充数和偷工减料,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自己处理事情的真正能力。他们不肯迎接每天的挑战来激发自己最大的潜能。人们都知道,面对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无论多么繁忙都能腾出时间去做。但是,面对那些无趣的工作,我们总是轻易推脱,甚至有意无意遗忘。

不论做什么事,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行动之前对自己有什么样的期望,定什么样的目标。你应该懂得,你用什么标准衡量自己,别人就会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估你。爱默生说:“紧紧追踪四轮车到星球上去,要比在泥泞道上追踪蜗牛行迹更容易达到自己的目标!”

人生要想成功,就要一点一滴地奠定基础。先给自己设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确实达到之后,再迈向更高的目标。

全力以赴造就非凡成果

世界上许多成就大事者都是一些资质平平的人,而不是那些技艺超群、睿智的人,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呢?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年轻人取得远超于他们实际水平的成就。这令很多人感到费解,为什么那些不如我们聪慧,在学校里排名靠后的学生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人生的旅途上把我们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其中的一些人尽管在学校里受人轻视,但是,他们后来却能专心涉足一个领域,潜心钻研,最终取得了成功。虽然他们才智平平,但他们注意点滴积累,为达目标全力以赴,而那些所谓才智超群、多才多艺的人却仍在四处涉猎,毫无目标,最终一事无成。

许多人深知自己天资不足,这种自知之明推动着他们在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己潜能的同时更加重视后天的学习和补充。他们决心让父母和老师刮目相看,彻底改变自己在他们心中的坏形象——一个不聪明的孩子。虽然他们的智力不如自己那些聪明的兄弟们,但是他们下定决心要证明自己并非一无是处。

深知自己才能的有限,所以他不奢求像全才那样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只是选一项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才能,然后奋发图强,充分利用这项才能。这样他比那些多才多艺的人更容易专心致志。他不用常常想着还要去做好其他的事,他只知道,要想改变命运,就必须一心一意发展某一专项才能。

人们常说,天才、运气、机会、智慧和态度是成功的重要条件。的确,除了机会和运气外,其他因素在人生的征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具备了一些或所有条件,并不等于就一定能成功,还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知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取得伟大成就的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目标明确、坚持不懈、不畏艰难、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

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无论他是否是大学里的高才生,也无论他比社区里的同龄人多么出众,如果他不具备不屈不挠的精神,那他就永远也不会成功。许多人都因为缺少这种品质而令关心他们的人失望,人们原本期望他们会成为艺术家、音乐家、作家、律师或者著名医生,但是他们没有做到。

坚持就是胜利。人们总是相信坚忍不拔、意志坚定的人。无论他们做什么事情,刚开始做时人们就知道,他们一定会赢。因为每一个了解他们的人都知道,他们一定会坚持到底的。人们知道他是一个勇往直前的人;是一个能够从哪儿跌倒就能从哪儿爬起来的人;是一个能够虚心接受意见的人;他永远坚持自己的目标,永不偏航,无论面对多么恶劣的情况他都能镇定自若。

对于格兰特将军做出的决定,谁也别想让他有丝毫的动摇,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他的行动。他的眼里只有一个目标:取得胜利。至于取得胜利需要多长时间,要经历怎样的艰难困苦,对于他来说都是小问题。他说:“即使花去整个夏天的时间也要攻下那条战线。”他就是这样一个意志坚定、不屈不挠的人。

与格兰特不同,惠灵顿关心的问题并非取得胜利,而是怎样前进,向着目标争取一丝一毫的进步。为达目的,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他也会毅然前行。

在美国历史上,像平凡者成功和天才失败的例子不在少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那些看似愚钝的人有一种顽强的毅力,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都毫不动摇的决心,一种不受外界事物影响,不偏离自己目标的能力。而那些所谓天才、自命聪明的人往往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东一下西一下,什么都想做,又什么都不想做,结果白白耗费了精力,浪费了他们的才华,到头来依旧成绩平平。

你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你的个性、独立性、决心和意志。只有具备了这些东西,你才不会在偌大的人群中人迷失方向。你的问题,你的迷惑,别人不会帮你解决,也没办法帮你解决,你只能依靠自己去解决,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幸福和成功。

一辆火车,不管制造得多么精致,若缺少蒸气的动力,将寸步难移。蒸气是火车的动力,热情就是人的动力。一个人不管能力多么非凡,才能多么全面,除非他满怀热情,否则一定与成功无缘。就像蒸汽推动火车前进一样,热情推动一个人前行。不论你从事何种职业,你都需要这种动力,它能让你飞越障碍,克服千难万险,勇往直前,实现目标。

热情带给你无限的动力,激起你深藏在体内的潜力,可以弥补你能力上的不足,帮你走向成功。

1